“工务,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地质,气流等多个环节均已完成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试行要求。”
会议桌的话筒传来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声音。
两边保持实时通话,为基地的高层解读数据,汇报进度。
这次的试行决不能出错!
“动态验收”
“”
随着工作人员对一个个项目的进行核对,检验,时间也渐渐流逝。
会议室的高层很安静。
偌大空间,仅有项目负责人跟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声音回响。
“现在几点?”
卫国民小声询问警卫员。
他望着投影布上的通道画面,总觉得心底很不踏实,身为坚定的科学主义者,不可能因为一时没来由的情绪,便叫停万众期待的地网试行项目。
可有些心血来潮,预感又出奇的准。
“晚上十点二十二分。”
“不到十点半”
卫国民皱着眉思考。
不多时,便招手示意警卫员上前。
“你马上联系一下转播组的工作人员,问问他们能不能把直播调个时间差,比如我们这边看到是实时画面,普通幸存者看到的是五分钟,或十分钟以后的画面?”
“好。”
警卫员迅速走到室外。
而卫国民的声音并未掩饰。
视频通话里的其余基地高层,也听到卫国民的话。
不由出声询问缘由。
“老卫,你不是对你们基地的机械能有信心吗,为什么调时间差?”
“保守一点。”
卫国民随口道。
看似啥也没有说,可其他基地的高层瞬间就捕捉到不少信息。
这是担心直播过程中出事故?
“放心吧。”
“地网项目通道采取的材料比钢筋还硬,又有几百名地质学家跟建筑学家共同规划,不可能坍塌的。”
“对啊。”
“通道的水泥有各层防护,防水防潮防虫”
“没事的。”
“”
其余高层不太担忧。
灾难前,他们就完成不少大项目。
上到横跨两个数千米高山峰的桥梁,下到海底几十数百米深的隧道,称得上经验丰富,所以很清楚该选取哪一种选材,该采取哪一种建筑结构,最有保障跟安全。
况且,地网项目结合外国技术。
取长补短,又是实打实建设!
不可能有问题的。
“嗯。”
卫国民抬头看向屏幕。
不多时,警卫员返回来。
俯身对着卫国民说几句话,大致就是转播组的技术同事表示没有问题,将直播调整十分钟的时间差。
“好。”
卫国民放心不少。
时间很快就来到二月十五号的凌晨整点。
画面中,试行车辆缓缓启动,沿着通道驶向杭城地下生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