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
基地更新试行直播的公告。
“由于通道预留的某个信号节点受到影响,基地的技术人员正在前往故障节点检查,为不影响试行的直播过程,直播将推迟十二分钟,于凌晨十二点十二分开始”
一则推迟直播的公告,并未引起幸存者们的注意。
不少幸存者参加地网项目的打造,从事搬石头或灌水泥等工作,很清楚地网的通道不是直线。
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地下水分布,岩石结构等细节灵活调整路线,尽量确保通道不受地质的影响,延迟通道寿命。
一切,均以安全性为主。
这就不可避免某些预留的信号节点出现故障。
“十二点十二分。”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世界灾难预言。”
“十二年前。”
“啊?不知不觉就十二年。”
“别理预言不预言的,咱们的关注点是地网通道能不能顺利通行,我女朋友在隔壁杭城地下生存城市,如果两座基地的通道能够顺利通行,未来生活才真正有盼头。”
“女朋友?”
“哈哈,兄弟别抱太大的希望”
“”
夜晚是休息时间。
普通幸存者不需要外出劳作,参加地网项目的工作人员也难得休息。
网上十分热闹。
大家聊着各自内心的期待。
大部分普通幸存者对两座基地通行的期望,便是得到相邻基地的资源上援助,缓解生活压力,少部分幸运儿,才抱有跟家人,亲人或男女朋友团聚的热切愿望。
“领导。”
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
会议室内,地网项目负责人高度集中精力向众多高层汇报进度。
“试行装甲车准备就绪,请指示!”
说完,他也变得紧张起来。
尽管各项准备工作反复确认,没有遗漏也没有问题,但事关重大,任何一点小瑕疵都有可能带来大麻烦。
如果不直播倒还好,遇到问题可以补救。
问题就是通道试行全程直播啊。
“以安全为主,发车!”
凌晨十二点整。
卫国民下达指令。
旋即,投影布上的画面,便随着装甲车的行驶缓缓向前。
地网项目打造的通道有两条。
一条类似高速隧道的双向四车道,提供给基地装甲车,或是未来幸存者的车辆行驶;一条铺设铁轨,打造成灾难前的地铁,承载普通幸存者往返两个地下生存城市。
“装甲车时速35km/h。”
话筒不断传来工作人员汇报车速的声音。
在场的高层也注意到画面变化加快。
通道上方跟两侧有着照明灯,指示灯,相隔一段距离甚至有安全逃生通道,有消防柜,消防斧等设施。
避免幸存者意外变成蜃祁,到处袭击正常人类,扩大灾难范围。
“50km/h,80km/h”
地网项目按照时速五百公里的技术标准设计建造。
前期做的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和安全评估,也是以五百公里时速的标准进行。
直至评估结果满足基地高层对安全性,平稳性的要求,才准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