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现代看小说时,里头动辄上万,史料写起来,什么什么之战也是按几十万人起算。
可实际上,里头不免有夸大的成分在。
而且,那些战役发生的地点,都是些重要的关隘。
对于南江这种中不溜秋的普通县城来说,五千士兵,哪怕里面有很多临时抓来的混子,再排除一部分为士兵做后勤的人,也足够平推他们的八百人了!
古定和松纹离南江都很近,不比长途跋涉征战,后勤人员定然占比不高。
也就是说,真正打仗的人数,比他们能够打仗的,要多出最少三倍!
方县令神色哀戚,恨不得时光倒流,在兄长提出把他送来南江的时候直接拒绝。
老天啊,他在京城混混日子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做官?当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就非要当官呢?
现在好了吧,要被反贼乱刀砍死了。
方君寿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敌军人数众多,对他们来说实在坏得不能再坏。
姚韫真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开口,试图解决问题,“大人,既然如此,我们先前的人数就不够看了。民兵……恐怕要再招募一些了,年龄上不局限于青壮男子。
至于医护队,我建议,仍然按原先打算,由妇人们来组成。生死存亡之际,别再管什么男女大防了!活下来才是最要紧的。”
不是她心黑,非要逼更多人上战场,实在是对面人数太多,他们若想抗衡,等到援兵,只有加大自身筹码。
否则,等反贼一闯进城,烧杀抢掠,他们不仅要死,还死得憋屈。
方县令沉重地点点头,“嗯,唯有如此了,非常时刻行非常之事。按探子们的汇报,叛军最早明日会到南江县外。”
他吐出一口气,面上满是无力,“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去办吧。”
敌强我弱,众人心中难免丧气,但再丧气,他们也得把事情安排下去。
不然的话,还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叛军宰好了。
姚韫真忙碌之余,不由得庆幸起来,还好让徐兰娘她们回清溪村了。
留在县里,难免要跟着一起担惊受怕了。
鸡鸣三声,天色转亮,无论众人心中所思所想为何,南江城外终于还是响起了一阵阵沉闷的脚步声。
“大人!松纹县的叛军到了,就驻扎在南边城外,该怎么办?”
“大人!古定县反贼齐聚北城墙外,要如何是好?”
收到消息的时候,众人正聚在堂中讨论应对之策。
两个捕快前后脚进来传话,方县令好悬没晕过去。
“快快快,士兵们都安排好了吗?沸水、沸油、石头呢?”
“都已经准备好了,但反贼眼下并未攻城。”
方县令眼睛一瞪,“不攻城?本官知道了,他们一定是打算趁晚上夜黑风高,大家松懈的时候,再来偷袭,两面夹击!你们听着,皮子都绷紧了,轮换休息。”
捕快们得令,赶紧出去城墙上通报对应的官员。
他们还没走多久,又一个小兵匆匆进门。
“大人,大人不好了,您去南边城墙上瞧瞧吧!反贼们要您出去!”
方县令差点没一蹦三尺高,“我?我出去做什么?他们要射杀我?”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都微微有些发抖。
姚韫真略略迟疑,这么嚣张吗?虽然对面人数比他们多,但点名要南江的一把手出去说话,可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至于射杀,纯属方县令想多了,除非叛军里有百步穿杨、天生力大的奇人,否则,哪里可能隔着那么远把他射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