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韫真入睡得晚,苏醒得却早。
看来,人心里压着块大石头,多半睡不好。
她对着水盆里的水照了照,不出意外地发现了两片青黑。
姚韫真将头埋进水盆憋了会气,混混沌沌的脑子终于完全清醒。
她洗漱过后,就和方君寿一起,找里长商量起稍后人力捕捉蝗虫的事宜来。
方君寿:“早前县里要求准备些铜锣,可都备下了?”
里长忙不迭答应,“备下了,一早就都准备好了,我还安排好了青壮。”
方君寿点点头,“好,虫群若来,您安排的人便去敲打驱赶,别让它们靠近粮仓。”
里长应下,“是,老朽会安排好。”
姚韫真朝外头张望了一眼,村子里没什么响动,“里长,过会子衙门里会派人赶着鸭群来,鸭子可以帮着吃点蝗虫,只不过数量颇多,为免惊扰他人,村子里可有地方让他们暂时落脚?”
里长稍稍思索了片刻,“有,不知鸭群大约何时到?”
姚韫真估算了一下最近的养鸭场到村子这边的距离,“总要午时过后了。”
“明白了,老朽让儿子去接应。”
姚韫真微微颔首,又去村子陷杀的地点附近瞧了瞧,见一切准备妥当,稍稍放下点心来。
村人得了消息,亦是纷纷出动,姚韫真看到许多家门口放着渔网、网兜等,想来是村民打算用它们来扑杀蝗虫。
天地无情,灾祸不期而至,人却永远不会屈服。
午时刚过,方县令心心念念的鸭子大军就浩浩荡荡到了村外,里长儿子立即引着赶鸭人去了准备好的地方。
姚韫真也跟着去瞧了瞧鸭子的状态,看来养鸭场的人没偷懒,一只只鸭子的精神头都很好。
她看过鸭子,便打算去松纹和南江的交界处瞅瞅。
谁知,刚走到一半,就听得村民们连声大喊,传递消息。
“蝗虫来了!乡亲们,抄家伙!守粮的点火把,看好粮食!”
虫群来了?
姚韫真眼神一凛,举起随身携带的网兜,朝着村子前头冲去!
她没有亲身经历过蝗灾,只从长辈的口中听到过。
难怪、难怪长辈们说起蝗虫来,深恶痛绝!
遮天蔽日的褐色虫群,不断覆盖目之所及的任何植物,甚至连贴在墙上的春联都没放过。
姚韫真奋力地挥动网兜,扑下、碾死了一兜又一兜蝗虫。
村人们或像她一样扑杀,或两两合作、齐心协力用渔网围住路过的虫群,脚下的虫尸不计其数。
规划好的陷杀地点,人们已经挖好了洞,正在请虫入瓮,好将它们一一掩埋,又用铲子把上面的蝗虫拍死。
姚韫真数不清死了多少蝗虫,但活着的,永远更多。
蝗虫们的数量太多了,多得让人害怕!
人力扑杀的数目,和蝗虫总数而言,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