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太子信汝等。然此事尚需从长筹议,不可操切行事。吾等要待合适之机,精心谋策,务保一击必中。于此之前,众人务必谨小慎微,切不可露丝毫破绽,予忙哥剌等辈可乘之隙。”
然而,就在他们秘密谋划下一步行动的时候,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冷风呼啸着穿梭在街巷之间。
林羽等人正于密室之中,围坐一团,面色凝重地商讨着后续的策略。
“依吾看,吾等应当先从”
一位大臣话音未落,突然,一个小厮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神色惊慌失措,大声喊道:
“不好了,不好了!”
众人皆是一惊,林羽连忙问道:
“何事如此慌张?”
小厮喘着粗气,艰难地说道:
“刚……刚刚传来消息,真金太子……竟……竟然因病猝然薨逝了!”
此语一出,犹如晴天霹雳般,众人瞬间呆若木鸡。
林羽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此如何是好?”另一位大臣面如死灰,声音颤抖着。
林羽等人听到这个噩耗,犹如遭受雷击,悲痛万分,心如刀绞。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直坚定支持改革的真金太子,竟然就这样突然离开了人世。
而另一边,忙哥剌等人的府邸中却是一片欢腾。
“哈哈,真是天助吾也!”忙哥剌得意地大笑。
“大人,此番吾等可要好好整治那些改革派了。”一名手下谄媚地说道。
忙哥剌眼神阴狠,咬牙切齿:“那是自然,一个都别放过!”
随后,忙哥剌等人趁机在朝中大肆打压改革派,对支持改革的大臣进行残酷无情的迫害。
“汝此逆臣,还敢支持改革?”
一位改革派大臣被绑在刑架上,遭受着鞭笞,而施刑者正是忙哥剌的爪牙。
“吾等一心为了大元,何错之有?”
大臣声嘶力竭地喊道。
改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几乎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整个朝堂弥漫着恐怖与压抑的气氛,人人自危……
林羽强忍着内心深处的巨大悲痛,双眼红肿,他对着众人坚定地说道:
“太子殿下虽已仙逝,但彼之遗志断不可就此湮灭。改革不可因太子之离世而止息,吾等要承继太子之遗志,成就改革之大业。
此不仅为大元之繁荣昌盛,亦为给太子一个交待,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哪怕仅余吾一人,吾亦要将改革行至尽头,永不言弃!”
在这艰难绝望的至暗时刻,林羽等人仿若置身于无尽的暗夜之中,丝毫不见希望的熹微曙光……
然而,冥冥之中,命运的转机竟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寻常却又透着几分异样的清晨,林羽独自于书房内静坐,眉头紧蹙,满心皆是对改革前途的忡忡忧心。
蓦地,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进来!”
林羽的声音中夹杂着丝丝疲惫。
门扉轻启,一位亲信步履匆匆地走进,神色间满是兴奋,急切说道:
“大人,御史中丞崔彧求见,言称有要事相商。”
林羽闻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狐疑,但仍迅速应道:
“快请!”
未几,崔彧踏入书房,其面容肃穆,目光坚毅如铁。
“林大人,吾深知诸位为改革之事劳心竭力,今深陷困厄之境。吾素秉正直之性,刚正不阿,于此官场之腐败与制度之弊陋久已深恶而痛绝。愿与诸位携手并力,为改革竭尽心力。”
崔彧直抒胸臆,言辞恳切。
林羽闻言,喜不自禁,忙起身相迎:
“崔大人能仗义援手,实乃吾等之大幸。”
崔彧紧接着道:
“吾已暗中搜集忙哥剌等人之罪证,只是尚未觅得绝佳时机将彼等一举扳倒,为改革肃清障碍。”
林羽微微颔首,问道:
“崔大人可有详密计划?”
于是,几人围坐一处,开始悉心筹谋对策……
经过一番精心擘画和充足筹备,时机终于来临。
这一日,朝堂之上气氛沉凝如铅。
满朝文武大臣分立两侧,忽必烈虽重疾缠身,仍强撑着端坐在龙椅之上。
崔彧出列,高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