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官员凑到另一位原本支持改革的大臣身边,压低声音劝道。
“唉,吾也实属无奈啊。”那位大臣长叹一口气,“忙哥剌势大,吾等若继续坚持,只怕自身难保。”
“正是正是,还是随大流吧,保住自身乌纱帽要紧。”
“可此改革若能成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啊。”
有人仍心有不甘。
“哼!好事?汝敢跟忙哥剌对着干?不要命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朝堂之上乱成了一锅粥。
林羽等人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甚至有人劝说道:
“林大人,如今形势如此凶险,不如放弃改革,离开大都,尚可保全自身性命啊!”
林羽却不为所动,他孤身一人静静地伫立在庭院中,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雄鹰,眼神坚定得犹如钢铁铸就,毫无动摇之意。
他紧握着拳头,咬牙说道:
“改革乃为大元之光明前程,为天下百姓之幸福宁康。吾等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方至今日此步,安能中道而废?
纵前方乃刀山火海,乃万丈深渊,吾亦绝不退缩。吾必令大元重焕蓬勃生机,使百姓过上安土乐业之良辰!”
身旁的亲信忧心忡忡:
“林大人,可此局势……”
林羽猛地打断:
“莫要再说,吾意已决!”
此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林羽的衣袂烈烈作响,却吹不动他那坚定如磐的决心。
刘秉忠缓缓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林公子,老臣决然支持于汝。太子殿下乃明事理、晓大体之人,吾等再设法面见太子,陈说其中利害之关系。
只要太子支持吾等,改革尚存一线之望。哪怕仅有一毫生机,吾等亦要竭尽全力,决不言弃。”
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周折,林羽等人在宫门之外苦等数日,期间遭遇了各种刁难与阻碍……
这日,天色阴沉,寒风瑟瑟。
林羽与几位大臣站在宫门外,面色疲惫却目光坚定。
“林大人,此番能否见到太子,实未可知啊。”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羽紧了紧衣衫,回道:
“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改革之事关乎国之根本,百姓福祉。”
就在众人焦虑之时,宫门缓缓打开,一位内侍走了出来,高声道:
“太子殿下宣诸位进宫。”
众人心中大喜,急忙跟随内侍进入宫中。
终于,在宫殿之中,林羽等人再次见到了真金太子……
真金太子坐在高位之上,神色略显凝重。
“尔等此番求见,所为何事?”太子问道。
林羽上前一步,行礼道:
“太子殿下,改革之事如今举步维艰,还望殿下能明察秋毫,支持吾等。”
太子微微皱眉:
“此事本太子亦有所耳闻,只是其中干系重大,不可轻易决断。”
林羽赶忙说道:
“殿下,改革乃是为了国家长远发展,虽困难重重,但只要殿下支持,定能破除阻碍。”
众大臣也纷纷附和,恳请太子支持改革。
真金太子面色凝重,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今父皇病重,朝中局势错杂纷纭,诸方势力于暗中涌动,皆蠢蠢欲动,伺机而起。
忙哥剌等辈联合守旧派之大臣,极力反对此改革,彼等在朝中根基深厚,势力浩大,本太子亦觉甚为棘手,行事必当格外谨小慎微。”
林羽“扑通”一声跪地,额头触地,言辞恳切:
“太子殿下,改革已然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若此时弃之,大元必趋衰败与灭亡,百姓将永无出头之期,陷无尽苦难之渊。
望太子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坚定支持吾等之改革。此乃大元唯一之出路,亦为拯救万千百姓之希望所在也!”
……
真金太子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和沉重。
他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一方面是祖宗成法和守旧势力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殷切期望。
终于,他停下脚步,眼神变得坚定而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