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嚏!”
骑在马上的姜远一连打了三个喷嚏。
“是感冒了,还是谁在背后嘀咕我?”姜远省了省鼻涕,嘀咕道。
这已经算是在高原上了,若是这时候感冒,那真的会要了命,姜远拢了拢衣服,这里昼热夜寒,不得不防。
“侯爷,前面快到星玉泉了!且还在三里外,还发现一个商队。”一名斥候回转禀道。
“商队?有多少人?”姜远疑声问道。
这一路行人,他们除了遇上祖利娜娅以外,再没遇到过其他商队,这突然发现商队,不得不让姜远慎重起来。
但使节团需要在星玉泉这处绿洲补充储水,这是河湟古道戈壁段,重要的水源补给地之一,错过了就得要到石头城了。
“大约一百多人,是一群驼商。”
驼商,就是以骆驼为主运载货物的商队,姜远摸了摸下巴,一百多人的驼商队伍,应该不是马贼所扮,应该问题不大。
“咱们也赶往星玉泉休整!令所有兄弟披甲!加强戒备!”姜远想了想,便开始下令。
士卒们听得侯爷令下,纷纷将挂在战马上的皮甲穿上,虽然很热,但经过昨夜一场厮杀,深知姜远此时让他们披甲,前面定然有状况发生,人人戒备起来,有的士卒还将刀抽了出来。
不多时,姜远领着队伍走到星玉泉时,一队胡人驼商也刚好赶到,见得姜远带着这么多人且还有骑兵,人皆持刀披甲,顿时一阵慌乱,上百胡商从驼背上抽了弯刀,站在远处小心防备。
对于行走四方的胡商而言,在戈壁上遇上马贼土匪是常有的事,也便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格。
在野外遇上任何一个陌生人,都会小心戒备,总之小心无大错,不小心,货物损坏是小,有时命都会没了。
姜远也喝令队伍停下,两方人马隔着星玉泉遥遥相望。
姜远见得这队胡商使用的皆是清一色的骆驼,再见得每头骆驼上都搭满了货物,且有几骑骆驼上还坐有几个胡人女子,便知这些人是真正的胡商。
“传令下去,在星玉泉右侧歇息,不要与胡商起冲突!”姜远放下心来,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令使节队伍只占据星玉泉的一隅之地。
星玉泉不大,不过一亩大小,湖水清澈,湖边还长有一些高大的胡杨树,在这苍茫的戈壁上,有这么一潭水,实是难得。
大周使节团的众人走了半日,早又疲又渴,听得姜远下令休息,便立即将星玉泉右边有胡杨树的位置占了,民夫们忙着栓马,士卒们也将刀插回刀鞘,下马后开始脱皮甲。
那一队胡商见得姜远等人并无敌意,这才小心的靠近星玉泉,在另一侧休整,其间仍有一部分胡商手拿着弯刀紧紧的盯着姜远等人。
姜远也不理那队胡商,但也令雷场派出二十个先字营的兵卒散开在四周警戒着。
民夫们从马车上摸出干饼来一一分发下去,自有士卒去星玉泉里打来水,将水倒进大铁锅中,捡了柴火升火烧水。
这显得有些不一样是不是。
实则自从姜远领着使团出燕安起始,便严令使节团的人不得随意饮用生水,人喝的水必要烧开后才能饮用,若有违者,打三军棍。
起初还没有人当一回事,但过天甘府天水州时,有几个头铁的禁军喝了野河里的生水,拉稀拉得止不住。
若不是队伍中带了些应急的草药,那几个禁军估计得拉死在路上。
即便是拉得头晕眼花,姜远也没放过他们,每人三军棍一棍没少打。
当时行刑时,是扒了裤子打的,一棍下去便飙出一股翔来,三棍下去,啧啧…那场面老壮观了。
那几个头铁的兄弟被使节团上千人围观行刑,三军棍伤害不大,但心理阴影极大。
自此以后,使节团的人都不敢再随便喝生水,再者,出了漠风关后,姜远又再次强调了一遍喝水要烧开的概念,已经深入使节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了。
“主人,吃点东西吧。”祖利娜娅捧着两块干饼,和风摆柳的走近姜远,屈膝跪坐在地上,将手中的干饼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