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帆的婚礼,已经进入到吃席阶段了。
来的人多,伺候的人也不少,一切都井井有条的。
墨伊坐在女宾主桌,张夫人特意的坐在了墨媛身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夫人便笑的看着墨伊说:“由衷的替墨帆感觉到兴。常言道,平平淡淡才是真。也就是说:人活一世,就得按部就班。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别超劲儿,也别走绕路。
就像墨帆,上学,做事,成亲,生子,顺理成章。有家、有业、有经验,心沉稳。再做事时,就会迈上新的台阶了。”
墨伊点头认可:“夫人说的是。”
在座的也纷纷点头应和。
“只有有极少数的人,有福气。大多数人,都是要靠祖荫,靠自己,再有朋友相助。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张夫人环视一圈儿,落在身边墨媛身上的时间格外长,然后又跟墨伊说:“娘娘,等王爷回来,拜托您和王爷,教教得宝。
这个孩子啊,处处都好。就是亲事,真是让我们夫妻着了大急。我倒还好,可是他爹……您都不知道,我们香油都捐了多少!可求佛不如求对人。佛法无边,也需人抬抬贵手……”
这里头,估计也就墨伊和墨媛,知道张夫人是什么意思。
墨伊点头:“夫人放心,树大自直。令公子心性纯善,必有好回报。”
墨媛用筷子摆弄着碟子里的食物,深感无趣:这张夫人简直是莫名其妙嘛,没本事管住儿子,倒把责任往外推!
有在这白话的功夫,不如给你儿子找个好的。让他一眼就挪不开,忘不掉的,就像……
哼!照着您自己的模样找……她撇撇嘴,谁会愿意娶个像老娘的媳妇儿!?
您长得又不好看!
王氏很感叹:“唉,各有各的急着。我家达哥儿,倒是如您说的按部就班。转年春闱,师傅说他把握不小。可是我纹姐儿呢!?要说她命,好也真是好。可要说顺吗?唉……”她说到半截,又不愿意再说下去了。
徐大奶奶就坐在她旁边,笑道:“亲家太太,好事多磨罢了,纹纹定会平安无虞的。”
王姨母轻轻碰了碰妹妹,不想让她在这个场合说这个。
墨伊平淡,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自己的身孕,母亲恐怕是记不住的。
男人们还要喝,妇人们吃完饭,基本就撤了。
墨伊回府去了前书房,得看看王爷有没有消息。
“王妃,婚礼还顺利吧?”赵嬷嬷在家里呢。
“顺利,热闹极了!给二哥乐得,小心翼翼的扶着二嫂进门,让大家好一能的取笑……”
赵嬷嬷很感慨:“之前真没看出来,美丽又娇柔的周九姑娘,能有这个定力!墨帆品性好,人踏实肯干。您大伯夫妻也是体面人。嫁入这样的人家,才是真正的享福呢。哦,王爷来了信!”
墨伊接过来,笑道:“我从前头走,就是想知道有没有信呢。”
打开看,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
说他目前的进展还算顺利,只是还没与对方主力相遇,只在试探中逐步推进着。还有一部分人马还未到。
等京城那人彻底的反应过来,若有绝战,估计要在年后了。
京城里,要小心那人反应过来的报复,家里一切都要注意。没事的时候,不要出门。
最后,才是比较温情的一句:你怀有身孕,我却未能陪在身边。遗憾又担心……望你珍重。
匆匆看了一遍,就收了起来,一会回房再细看。
“嬷嬷,今天我收到徐夫人的信,徐老大人将一件事捅了上去。皇上明知,但并未处置,原因不知。”
几个人,又商量起来……
…………
“咦?你们是谁?!”
冯丽娘正紧张的往前走,眼看要出那个小门了,突然身后传来这么一声。
吓得要死,猛一转身。
吴妈妈?!
上回给墨伊按摩的吴妈妈,正披着一块厚布,还顶着个斗笠,从旁边墙后转出来。
“冯……冯氏?您,您要干嘛去?他是谁?!”吴嬷嬷眼睛瞪得好大,指着那男子问。
那男子原本走在冯丽娘前头,都出门了,听到声音又进来。
吴妈妈一看,这人不认识,立刻反应过来,“来人……”
她只来得及叫出两个字。
那男子身影一晃,从冯丽娘面前轻轻掠过,一掌,吴妈妈便无声倒地。
“你先往前走……”男人吩咐道。
冯丽娘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地上的妇人,总给自己送饭,而且不该她送的!
但她,总是抢着活干!
天冷了,拎着盒子的脚步总是匆匆的,好像是光怕饭菜在路上凉了。
呵……多事的蠢货!
总是做不该做的事!
她转身而去,头都没回。
山庄里的人不少,也有会武功的,这男人只一个人来的,不能将山庄屠干净。受了伤,就没办法下山了。
好在冬季,山庄的人不会意识到有人会来!
正在下雪,都猫在屋里取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