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我是怎么做的!我先下去接着你!”
成功落地的我,很快便与仍在缓台上逗留的婷婷,形成了“杰克”与“露西”的画面。
但与《泰坦尼克号》不同的是,“杰克”是一直在劝“露西”活下去。而我,是一直在劝婷婷“跳下来”。
“快,媳妇!勇敢点!相信我,我能接住你!”、“转过身去,把腿先顺下来!”、“对,就是这样!很好!我已经抱住你了!”
承住她下半身的大部分重量后,我故意放开了手上的力道。以利用那突然的下沉之势,再配合我的鼓动,迫使其彻底地松开,那双仍然紧紧抓住“囚笼”,死命不放的手。
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为只是跳下这不剩三十厘米的高度,却好似要逼她拿出“跳崖”般的决心呢?
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遇到的人多起来了以后,才渐渐明白,有那么一类人,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承受半点风险的。
后来我又与一个“股票经纪人”聊天时得知,在“开户”前的风险测试中,大部分人的测评结果,都会是“谨慎”的类型。
像我这种“激进”派,真的是少之又少。
他说:“那些投资界里最终能发大财的人,只能是你们这种类型!”
他没说的是:“那些搞到最后,倾家荡产被迫跳楼的,更是只能从‘激进’派里面出人!”
婷婷嘴里的“啊”声尚未完全发出,双脚早已平稳落地。
我刚欲夸赞一番她的“勇气”时,耳边忽然传来了车门开启的声音。
等我寻声去看时,便与妈妈的眼神,有了一次短暂地“交汇”。
当我再定睛去瞧时,她却早已回转过头。一手捂腮,一手拉门,躬身上车去了。
片刻的迟疑后,我拉起婷婷的手,轻声道:“跑!”
其实,我俩已无需再跑。
发动机的轰鸣声,渐行渐远。
那辆拉着妈妈的车,早与我背道而驰。
“跑”出没多远,婷婷忽然自我赞叹道:“我可太棒了老公!”
我以为,她说的是拒绝“生母下跪”的那件事情。心思虽然复杂,嘴上却是附和道:“嗯,你确实挺出乎我的意料!”
“是啊!那么高的距离,我竟然真的跳下来了!若不是有你在下面接着,打死我都不会敢跳的!”她说话时,手舞足蹈:“看来我真的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去相信你!”
初听此言,我只是“跳楼”一事,确实是给她带来了足够的“成就”感觉。
细想之下,又豁然发现,她最想表达的,似乎是对我那敢以“性命相托”的信任。
只是这接连的意料之外,让我不得不在心中,重新“审视”起婷婷来。
不知为何,大脑又忽然回想起了妈妈的话:“从头到尾,光是你一个人在说话了,人家婷婷还一个字都没有说过呢……”
是啊!自从与婷婷相识起,似乎一直都是我一个人在表达。
记忆里的她,除了“笑”与“追随”外,好像真的从未吐露过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