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抬起手,一个简单的动作,全军立即如同被按下暂停键般停下,展现出这支军队极高的纪律性。那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急促:“禀将军,前方吉安城已被乱民占领,城门紧闭,城头插着红莲旗号!“
副将韩冲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担忧。“红莲教?他们不是主要在云州活动吗?怎么延春府也有了分支?”
他的声音中带着疑惑,同时也透露出对局势变化的不安。红莲教行事诡秘,教众分布广泛,且时常煽动民众叛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其势力扩散到延春府,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皇甫嵩面色不变,依旧沉稳如山,但手指在缰绳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看来红莲教的势力比朝廷预想的扩散得更快。”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寒意。转头对身旁的传令兵道:“传令全军,加速前进,日落前抵达吉安城下。”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彰显出他作为一军主帅的果断与威严。
皇甫嵩冷冷地看着前方,云州局势瞬息万变,每一刻的耽搁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他目光如刀,望向远处必经之地的城池,心中暗自思量:“若不剿灭,必然影响后续大军粮道,红莲教中的知兵之人,想必都是西蜀国靖安司安排之人,可惜不过是螳臂当车,哼。”
在他眼中,这些叛乱者不过是跳梁小丑,虽然背后可能有西蜀国的支持,但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精锐之师,定能将其一举荡平,相比于当初黄巾起义,这些人可差太多了。
“是将军。”韩冲应声点头。他跟随皇甫嵩多年,深知这位将军的脾性——一旦决定,便不容更改。韩冲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传达命令,全军将士步伐加快,朝着吉安城疾驰而去。
大军继续前进,随着距离拉近,吉安城的轮廓越发清晰。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池,城墙高约三丈,四角建有箭楼,原本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堡垒,如今却落入乱民之手。城头上人影晃动,隐约可见刀枪的反光,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让人不寒而栗。
皇甫嵩勒马停在一处高坡上,仔细观察城防。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片刻后,他沉声道:“派斥候侦查周边二十里,看看是否有伏兵。“
他的部署周密而严谨,每一个命令都直指要害,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末将遵命!“韩冲抱拳领命而去,他深知责任重大,立即挑选精锐骑兵,迅速执行任务。
皇甫嵩又转向另一名副将:“李肃,准备攻城器械,同时命火头军开始埋锅造饭,让士兵们吃饱喝足。“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战争即将来临,他必须让士兵们保持最佳状态。
“就地取材!“皇甫嵩“砍伐周边树木,制作云梯、撞木。吉安城不是坚城,不需要多么精良的器械,以我军战力,只要登上城头,以点带面,城破不过在顷刻之间……”
“是!“李肃闻言,匆匆离去安排。
皇甫嵩,透过千里镜,目光如炬,注意到城头上的守军,防守布置有些章法,但不多。
占领城池的,非训练有素的红莲教主力。但他并未因此而轻敌,战争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
吉安城内,猩红的火焰纹旗猎猎作响,混着焚香气息的空气凝重如铁。
城墙上。
赵铁柱抚摸着腰间刻满经文的弯刀,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军营,掌心升腾起炽热的躁动。作为红莲教吉安分舵的坛主,他曾在教主亲授的圣火前立下毒誓,此刻更觉浑身血液都在沸腾。
“赵大哥,朝廷的军队太多了,我们“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年轻人声音发颤,这是教内新提拔的“护法“王玄真,虽熟读兵法,却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住口!“赵铁柱猛然转身,脖颈处的红莲刺青随着动作扭曲,“圣典第七卷写得明白——"烈火焚身方见真如"!投降?那是背弃圣火的懦夫行径!“
王玄真惨白的面具下透出几分慌乱:“可是我们本想以教义教化万民,是官府先派了鹰犬围剿“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赵铁柱的弯刀出鞘三寸,映得四周火把愈发猩红:“城门一破,不仅是你我,所有教众的灵魂都将坠入无间地狱!唯有战至最后一滴血,方能往生极乐!“
城头传来此起彼伏的颂经声,手持刀剑的教众们正将朱砂绘制的符咒贴满城墙。这些来自方圆百里的信众,人人都在眉心点着象征圣火的红印,即便面对朝廷精锐的围剿,眼中依然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夜色渐深,赵铁柱在临时改造的法坛召集骨干。
“粮仓里的粮食只够吃七天了。“负责后勤的李护法双手合十,语气却毫无焦虑:“但教众们已做好辟谷准备,圣火会赐予我们力量。“
“水井都在城内,倒是不怕断水。“另一个头目转动着串珠:“只是箭矢不足“
王玄真突然压低声音:“我观察朝廷军队的旗号,领兵的好像也从未听说过”
“管他呢!“赵铁柱猛地拍案而起,烛火被震得剧烈摇晃:“教主有言——"白骨堆成莲台座,鲜血浇灌极乐花",今日就让官军见识红莲圣兵的威能!”
赵铁柱独自站在法坛中央,凝视着跳动的长明灯。他想起入教那日,教主为他点燃眉心圣火时的灼热,那远比此刻眼眶的湿润更加真实。在这生死关头,任何软弱都是对圣火的亵渎,唯有燃烧一切,方能证得永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