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这次的样品是真多,绝大多数样本罐都是特制的,不锈钢加多层玻璃材质,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满满当当不同颜色的变色虫。
这次找到的变色虫种类比之前还多,颜色变得更五彩斑斓,乍一看标本罐像颜料桶一样,五光十色的颜料颗粒在里面蠕动。
南极科考站团队已初步摸索出变色虫的饲养方式,于是这次样本保存的特别好,大部分还活蹦乱跳。
宋河拍拍一个白老师肩膀,白老师立马抱起样本罐跟着他往前走,来到实验舱边缘的一台机器旁,按前两天练过的流程操作。
输密码开盖,放入样本罐旋转固定,设置温度和空气环境,封闭上保险,仪器启动!
宋河站在大显示屏前,查看仪器内部的监控头,肉眼可见的冷气包裹住样本罐,紧接着罐口旋转半圈,顶部自动弹出一个小的分样器,立马被仪器吸走。
“丝滑啊!”宋河感叹,“这两年生物实验室的设备越来越自动了,当年我在实验室的时候,大家工作起来都还跟小手工作坊一样。你们神经元的研发部门有高人啊!”
“技术上其实不难,就是用不用心设计了。”相晓桐有点小得意,这里大部分新设备都是神经元公司研发生产的,“我们的目标是流水线般的科研设备,绝大部分操作能让机器自动完成,如果能实现,以后搞生物实验都不怎么需要动手了,坐在电脑前看数据,下几道指令就能搞定。”
“像打游戏一样?”宋河挑眉。
“对!像打游戏一样。”相晓桐道。
两人聊着聊着,大屏幕上出现了多只变色虫的全身扫描信息,身体轮廓、细胞类型、体表材质、活跃程度对比,正常情况下需要一群实验室老鸟忙三四天的活儿,短短三四分钟就出来了!
紧接着,仪器ai跳出询问,想切片抽样测身体成分和基因。
相晓桐点击同意,仪器里的一只只样品变色虫立刻被五马分尸,变为入口即化的小薄片,各种横纵截面数据最先冒出来,接着是变色虫身体内部的初步成分报告。
旁边几台待机的设备亮灯启动,接到刚刚转过去的切片样本,立马开始嗡嗡作响分析,倒计时从一台台仪器屏幕上亮起。
“真快,真快!”宋河感叹。
相晓桐抬手在控制屏上点击,刚刚做的样本已经有编号分组,她又把分组都重命名了一番,调整环境温度设置,启动第二组实验。
环境温度设置刚一调,没过几秒钟,变色虫形态剧烈扭曲起来!
夫妻俩眼都不眨盯着屏幕,整个画面特别像一些不成熟的ai视频软件,视频播着播着里面的东西就开始变形走样,但此刻却是实拍!
原本白色米粒状的变色虫,头尾忽然缩进身体,身躯中段膨胀,变得越来越圆!
颜色也由白转红,像全身毛细血管快速爆裂,仪器全功率运转起来,高速检测样本的全身变化,数据喷涌!
“我看明白了!”宋河恍然大悟,“你记得你有个很萌的小遮阳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