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莹眉头一拧,不悦道:“这姓古的就会给人找事,又不是他接手的病人,添什么乱啊!”不是所有的主治医生都愿意让人插手治疗自己的病患。
姜宓穿上白大褂,拿上口罩,向外走道:“过去看看。”
主治医生不在,孩子张着嘴,一双手胡乱地抓着,脸憋得青紫——呼吸困难。
姜宓接过古医生递来的银针,立马施针。
完了,姜宓刚一走出病房,便对上了陶主任笑眯眯的一张脸。
“姜医生,和着我昨天跟你说了那么多,到你耳里全成了废话,一句也没记住是吧?”
姜宓惊愕地四顾了下:“啊,我咋在这儿呢?唔,看来又梦游了。陶主任抱歉啊,老毛病了,见谅!吕莹,走,回去再睡会儿。”
吕莹忍着笑瞥了眼陶主任,快步跟上。
“姜医生,思想报告,别忘了,等会儿我让人去拿。”
姜宓头也不回去冲他挥挥手:“知道了。”
吕莹:“姜医生,什么思想报告?”
“我也不知道,他要我写什么?”
“那你别管了,回头我问问小唐,看怎么写,我给他写个十篇八篇。”
“字不一样。”
“那我写好,你抽空照抄一下。”
“嗯。”
出了住院部,姜宓抬腕看了下表,4:47,“知道矿厂3区在哪吗?”
“姜医生,你要过去?”吕莹惊讶道。
“去看看,我怀疑还有传染病患者没送来。”
“那、那你等等,我去叫小唐,让他开车送咱们过去。”
第一个发现流行性出血热并上报给赵勋的是小宋,小唐过来,把他也带来了。
车上,小宋跟姜宓道:“姜医生,这个点到三区也就五点多,除了上夜班的,大多工人还都没起,我们先去矿区医院看看吧?”
“矿区医院?”
“对!章主任找病患,就是通过矿区医院的一个叫王东红的主任。要说,谁对矿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了解的多,非他莫属。”
到了矿区医院,小宋去找人,姜宓带着吕莹、小唐去住院部。
穿过大厅,一进走廊,耳边听到的就是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吐痰声和难受的哼叽。
小唐敲开一间病房问了声,一楼住的全是尘肺病人,二楼住着感冒发烧或是其他病症的患者。
三人戴上口罩转身上楼。
吕莹:“姜医生,我们一间病房一间病房的查吗?”
“看哪间病房有病人醒着,咱们进去号脉看看。”
“嗯。”
到了二楼,三人走了五个房间,查出两例,同一间病房住着,一个轻型,高烧,皮肤下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少尿。
一个中型,高烧,球结膜水肿,有出血,少尿症状比较明显。
“住院几天了?”姜宓问病人家属。
“俺娃来三天,他娃比我们早半天。”
“知道得的是什么病吗?”姜宓收回号脉的手,扭头对小唐道,“去药房看看有没有银针。”
小唐朝门外看了眼,小宋还没回,他们过来查看没经人家允许,既是有心隐瞒,肯定不希望有人知道,怕等会儿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闻讯赶来,跟姜宓起冲突,小唐哪敢走开:“我等小宋带人过来,再去。”
家属瞅瞅小唐,又看看眉眼微拧的姜宓,担心道:“医生,俺娃不是发烧吗?”
怕惊了对方,嚷起来,引起恐慌,姜宓笑着安抚道:“我怕他高烧久了,对身体不好,想着不如用针灸试试。”
“针灸能退烧?”
“能的。”
“哦,那谢谢你啦。”
没银针,姜宓带着吕莹、小唐从头查,一间病房一间病房的过,又查出三例,都是中型。
这么一折腾,王东红没来,倒先把矿区医院的院长惊动了。
“姜医生,”对方惊异道,“你怎么来了?”
姜宓冲他点点头:“昨晚传染病医院接到两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我看都出自矿厂3区,就过来瞧瞧。”
郑院长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
他为什么隐瞒,姜宓不关心:“帮我找五套银针来。”
“行,我这就让人去拿。”
送了银针,郑院长忙让人通知王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