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域暗网,大明叛臣!
第(1/3)页

在陈诚眼中,这一切显得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边疆之地,风沙肆虐,寒苦异常,汉人多半不愿背井离乡,踏足这片荒凉的漠土。

即便朝廷近年大力倡导开拓新的疆域,鼓励百姓远赴周边邦国,更多人还是选择乘船漂洋过海,寻求新的生机。

西北的沙漠戈壁,与往昔相比并无太大的改变。

依然是那片黄沙漫天的苍茫景象,唯有丝绸古道上的商旅,以坚韧且千年不变的脚步,维系着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大明情报局究竟是如何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将情报网络悄无声息地延伸至别失八里的?

这不仅令人费解,更近乎奇迹。

若仅仅安插几名寻常谍探,倒也没什么。

然而,建立起一个庞大到几乎可与大明境内锦衣卫媲美的密探网络,在异域之地扎根,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壮举。

陈诚凝神思索,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知道的是,姚广孝之所以能将西域的情报网络打造到今天这般田地,不仅得益于他卓越的智谋与手腕,还一个至关重要的根基。

朱允熥治下的大明,国力鼎盛,气象一新。

经济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四方。

这样的大明,自然而然的,对周边国家和民族形成了无可抗拒的感召力。

这种吸引力,宛如磁石,悄然牵动着无数身在异乡之人的心弦。

元末的战乱,让中原大地成为世间最恐怖的炼狱,逼得无数百姓为求一线生机,拖家带口,远走他乡。

其中,不乏那些跋涉万里、来到西域的流民。

即便在最荒凉的沙漠地带,只有绿洲点缀,也足以让这些绝望之人看到生的希望。

毕竟,战乱之中,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

稍有不慎,便可能沦为“两脚羊”,被活生生烹食。

更有甚者,如诗中所叹:“东门尽是伤心事,残忍风筝断人肠。”

所谓“风筝”,不过是将人开膛破肚,以肠为绳,悬于城墙,肆意凌辱的残酷手段。

那样的惨状,凡未亲历之人,断难想象其恐怖与绝望。

为了活命,百姓们不惜倾尽所有,逃向四方,散落天涯。

这些背井离乡之人,虽身处异域,心却始终系于故土。

他们思念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渴盼知晓家乡的消息,期盼有一日能重归故里。

随着朱允熥登基,大明一扫前朝颓势,国泰民安,民生富足,消息如春风般吹至西域的每一个角落。

流落异乡的人们听闻故国复兴,内心激荡,既为大明的繁荣而自豪,又因身处异地而生出更深的乡愁。

在大明盛世的辉光下,西域的荒漠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异样的生机。

商旅跋涉千里,将大明新建工厂生产的新奇工业品源源不断的带至这片黄沙漫漫的土地。

精致的瓷器,透明的玻璃,坚韧的织物,巧夺天工的机械,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大明军队在草原上所向披靡,横扫北元残部,威名远扬。

而《大明日报》以其雄辩的笔锋与不懈的宣传,将大明的繁荣景象和治世理念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这一切皆如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西域百姓的心田。

那些曾在元末战乱中颠沛流离、逃至西域的汉人,如今愈发清晰地感受到故国强大,与日新月异的变化。

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骄傲,言语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在集市上,在绿洲旁的篝火边,他们滔滔不绝地向西域的当地人诉说。

大明的国力何等强盛,皇帝朱允熥何等英明睿智!

他们描述着江南的烟雨繁华,京城的恢弘气象,以及那无数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些故事,宛如一粒粒种子,深深植入听者的心间。

对文明的向往,对强者的敬仰,是人类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本能。

大明的文化光辉与国力强盛,已在西域的土地上悄然生根,萌芽滋长。

不论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还是世代扎根的本地居民,越来越多的心灵被这一股无形的力量感召,渐渐认同大明的伟大与荣光。

他们开始相信,大明的文明不仅是遥远的传奇,更是他们可以触及的希望。

第(1/3)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全球高温,囤积物资末世求生恶毒哥嫂欺凌下的挣扎与破茧重生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操劳主母惨死,重生归来灭了侯府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攻略失败,被病娇女主强制爱王熙凤给林妹妹做娘?好耶!我靠弹幕被魅魔师尊宠上天!被逐出家族后,我丹神归来绝色妻子极品八王爷开局演化关圣帝君,刀斩邪祟镇世间疯批小师妹她事业心超重的黑欲青春请用病情拯救领袖之证全球贬值一万倍,假千金带飞全家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左一卦,右一卦,边攒功德边吃瓜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重生:渣男的成长史师妹绝非战五渣苟在仙武,敛尸长生都市:从小人物到大枭雄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八零悍妻:揣三崽炸翻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