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百二十七章 詹宅密议,科举为刃!
第(2/3)页

这番话说完,整个大堂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皆陷入了沉思之中,时不时有人眼神交汇,彼此交换着无声的想法。

“我家那一千多亩田,绝不可能贱卖。”

半晌,一名官员冷冷地哼了一声。

“田地交易价格确实在下跌,可那不过是因为极少数人被这场风潮吓得失了分寸,不顾一切的拼命抛售田地,才导致交易价格下滑。”

“但这天下间有田有产之人,哪个家境不殷实?任凭田地价格如何跌落,只要我不售卖,谁也无法强迫我。”

“田地乃是祖宗留下的基业,怎能随随便便就低价卖出?这岂不是成了数典忘祖、大逆不道的不孝子孙吗?”

堂中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认同之色,嘴里附和道:“此言极是,任凭价格怎样下跌,坚决不卖便是。”

“自古以来,就没有将田地贱卖的道理。”

“朝廷若真要收购田地,就理应开出让卖主满意的价格,绝不能强买强卖。”

王佐又微微一笑,道:“各地官府呈报给户部的民册之上,记载大明共有田地约八万万亩。”

“但此前陛下令杨士奇和夏原吉等人,督促全国地方官府重新丈量田地,并且将山川河流等皆纳入统计范围。”

“经过再三仔细核实,测得田地总数约四万万亩。”

“与此前各地地方官府上报的田地总数相比,相差将近一倍。”

“这笔糊涂账,至今都尚未理清。”

说起来,自朱元璋建国以来,大明的田地数量便极为混乱。

地方官府不断派人去测量田地,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得依靠乡绅的配合。

由于田地数量多寡直接关系到交税之事,关乎自身切身利益,乡绅们自然是各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最终测出来的田地数量,就是一笔令人头疼的糊涂账。

好在大明朝廷征收田租赋税之时,名义上是按照田地多寡来收取,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地方乡绅“包税”。

虽说难以精确测量出每家每户具体拥有多少田地,但县令或者其他县衙官员站在田边路头瞧上一瞧,对于一个村庄田地的总数,心中便能大概有个数,甚至都无需再去测量。

于是,这个村庄一年该向朝廷缴纳多少田租赋税,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至于具体到某一家某一户,官府根本不会去管。

反正官府只需找到村庄里最有头有脸的乡绅,责令他负责此事,若完不成任务,便拿他是问。

村子里如何扯皮,怎样将赋税落实到具体农户家中,官府既无需去管,也根本管不了。

更不用说,地方官府为了完成朝廷“垦荒”的任务,还会虚报田亩数量,将许多尚未开垦的荒地夸大其词,算成田亩,上报给朝廷。

如此一来,他便算是治理地方有功,有机会得到提拔了。

朱元璋对这些乱象洞若观火,曾多次严令丈量天下田地,可最终的结果,却依旧是一笔理不清的糊涂账。

各方势力各怀鬼胎,使得丈量工作难以推进,最后得出的数据总是混乱不堪。

到了朱允熥执政时,在田地测量这一难题上,也没能有所突破。

此前他下令开展天下土地测量工作,可最终测出来的田地数量,与实际情况偏差极大,和朱元璋时期的状况如出一辙。

究其根源,田地所牵扯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太过复杂。

地方官员为了仕途顺遂,常常“弄虚作假”,把田地数据当作政绩的“敲门砖”,虚报田地数量以彰显自己治理有方。

被派去办事的衙役们,也趁机浑水摸鱼,为了捞取私利,肆意篡改测量结果。

那些乡绅更是想方设法造假,只为偷税漏税,保住自己的财富。

就连本本分分的自耕农,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也未能免俗。

从地方的主政长官,到最底层的普通农民,在田地测量这件事上,竟然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利益共识”。

各方都有强烈的造假动机,谁都不希望朝廷将田地情况彻查清楚,如此一来,田地测量又怎能准确无误呢?

当然,若只是涉及某一块田地的交易,届时再进行测量,倒多半能够精准测定。

但户部所掌握的田地数量存在极大水分,无法作为准确依据,这也就意味着,朝廷若要收购田地,事先根本无法确定所需银钱的确切数额。

王佐此时微微一笑,带着几分复杂难解的意味,开口道:“此前朝廷实施撤藩之举,收回了各地藩王的田产。后来又裁撤卫所军,着手建立新军,顺势将原来卫所屯田也收归朝廷。”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龙昴大陆炙热摇曳巅峰江湖路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出狱后,绝色未婚妻纷纷倒贴我海上求生:她能听见万物心声重生八零,手撕知青前夫后我带空间发家致富身负七剑走天下:我真是奶妈八零小寡妇孕肚回归后,禁欲军少心慌了神三群聊:三国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报恩三年不动心,和离了你哭什么重生成蛇,在现实世界开创修妖法优雅的犯罪大师,复仇从不隔夜给,主说这个好使全球游戏:没有痛觉的我,直接通关成为编号级异常是什么体验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吃了女友苹果后,我迷上了死人香阴典:我只收大凶之物黑道:人心背后的秘密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开局一张鸿蒙神榜,打造不朽神族无敌天帝踏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