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护士的手在微微颤抖着,但她的动作却异常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她专注地看着伤员,眼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关切和怜悯。
突然,帐篷里冲出一个满脸是血的大夫。
他的步伐踉跄,像是一只受伤的野兽,径直奔向帐篷的角落。
在那里,他猛地弯下腰,开始剧烈地呕吐起来。
呕吐物溅落在地上,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吐完后,大夫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再次钻进了帐篷。
郭子仪听说过这个人,他是长安城里赫赫有名的名医,据说还曾给贵妃看过病。
就在这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空气,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剑,从最近的帐篷中猛然刺出。
这声音让人毛骨悚然,紧接着是军医冷静而果断的指令声:“按住他!伤口必须清理干净!”
郭子仪心中一紧,他快步走近那个帐篷,轻轻地掀开一角,向内望去。
只见帐篷里摆放着十几张简易床铺,上面躺着受伤的士兵。
一名身着白袍的大夫正站在其中一张床边,全神贯注地为一名胸口中箭的士兵取箭。
两名灰衣护士紧紧地将那名不断挣扎的伤兵按压着,让他丝毫动弹不得。
而在一旁,另一名护士则动作娴熟地将各种器具递给大夫的手中。
在这个略显拥挤的角落里,一名年轻的女护士正背对着众人,她的肩膀微微颤抖着,就像是风中的一片落叶,似乎在竭尽全力地忍耐着某种强烈的不适——很显然,她正在强忍着呕吐的冲动。
天工之城提前派遣而来的四个医疗队,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时间,便迅速行动起来,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了十几顶宽敞的牛皮帐篷。
此时此刻,这十个帐篷里正呈现出一片繁忙而紧张的景象,不断有受伤的士兵被担架抬进帐篷接受治疗。
而与此同时,也不时会有一些因为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当场死亡的伤员,如同凋零的落叶一般,被轻轻地抬出帐篷,放置在其他尸体的旁边。
尽管天工之城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麻药,但由于产量极其有限,远远无法满足众多伤者的需求。
因此,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伤者都只能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
帐篷内,伤者们的惨叫声、嚎叫声以及谩骂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依裴徽之令,天工之城早在一年前就着手筹备设立一家医院。
为了吸引天下名医和大夫前来,裴徽不惜开出高额俸禄和优厚待遇。
经过广泛招募,最终汇聚了一百余名医术精湛的名医和大夫。
不仅如此,裴徽还从流民中精心挑选出一千名青年男女,对他们进行悉心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功造就了五百名男护士和五百名女护士。
早在三月之前,当裴徽派遣郭襄阳特战大队,并命令赵肉等人在叛军后方建立敌后根据地、培养大批义军时,他就开始有计划地分批将不少大夫和护士运送至叛军后方,并且在流民和义军中挑选了一部分人训练成了护士。
这些大夫和护士都谨遵裴徽的命令,接受了一次严格的军事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的军事技能、战场救护知识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等。
连日来,这些经过训练的大夫和护士一直肩负着战场救护的重任,全力救治受伤的士兵。
他们的存在对稳定士兵的士气、凝聚军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天工之城的医院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每天仍有大量来自长安城内外的病人和伤者前来求医。
尽管医院的医疗团队已经竭尽全力,但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伤势的严重性,时常会出现救治无果或救治不及的情况,导致一些病人不幸变成尸体。
然而,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夫和护士来说,此时如此众多的尸体还是第一次见到。
许多人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忍受那股浓烈的死亡气息,一边跑出帐篷呕吐不止。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呕吐完后,又毅然返回帐篷继续治疗。
相比之下,郭子义作为一名统兵征战多年的将领,对于这种尸山血海的场景早已习以为常。
他见过无数比眼前的尸堆更为惨烈的景象,所以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然而,当他看到这些大夫们身着统一制式的白色长袍,宛如一群圣洁的天使,在尸堆中穿梭忙碌时;再看到那些男护士和女护士们皆着统一制式的灰色短褂,好似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一个个进进出出,忙碌而有序,他不禁再次慨叹:“裴帅真乃神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