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的浓烈血腥味,让人闻之欲呕。
而那些折断的兵器、破碎的盾牌以及染血的旗帜,更是如垃圾般散落各处,显得格外刺眼。
郭子仪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带着亲卫们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
这里,层层叠叠的尸体、兵器和旗帜堆积如山,形成了一座恐怖的“尸山”。
地面被鲜血浸透,踩上去发出令人作呕的黏腻声响。
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脚下的鲜血在挤压、流淌,这种感觉让人毛骨悚然。
在这座“尸山”的顶端,一杆“史”字大旗斜插在尸堆上,旗面已经被鲜血浸染,原本鲜艳的颜色变得黯淡无光。
在晚风的吹拂下,这面旗帜有气无力地飘动着,仿佛是在为这场惨烈的战斗默哀。
“大帅小心!”亲卫突然惊叫道。
郭子仪心头一紧,急忙低头看去,只见脚边一个叛军伤兵正躺在地上,浑身是血,肠子都流了出来,看上去惨不忍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垂死之人,却还在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想要抓住郭子仪的靴子。
那士兵的腹部被长矛刺穿,伤口深可见骨,鲜血如泉涌般不断往外冒。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但双眼却死死地盯着郭子仪,透露出一股绝望和不甘。
郭子仪见状,轻叹一声,缓缓地拔出佩剑,手起剑落,干脆利落地结束了对方的痛苦。
剑刃划过咽喉的瞬间,郭子仪注意到这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脸上还透着几分稚气。
他暗自叹息:“真是造孽啊……”
郭子仪收起佩剑,继续迈步向前。
走了没多远,他来到一片山坡下的平地上,只见这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裴徽一方士兵的尸体,看上去足有两三千人。
这些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面目全非,显然都是经过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人闻之作呕。
郭子仪凝视着这些尸体,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这时,一阵惨绝人寰的叫声突然从伤兵营方向传来,那声音如同鬼哭狼嚎一般,在这寂静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刺耳。
这叫声犹如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郭子仪的思绪,将他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这一片己方战死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沉默的小山横亘在前方,让人不禁心生悲凉。
而在这座小山的前方,是两千多名伤员,他们或躺或坐,或呻吟或沉默,场面异常惨烈。
伤兵营宛如一座避风的港湾,坐落在一处背风的山坡下,十几个牛皮大帐整齐地排列着,仿佛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些大帐虽然简陋,但却给人一种秩序井然的感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身着白袍的大夫和灰衣护士。
他们在伤员之间穿梭不停,犹如忙碌的工蚁,脚步匆匆,却又显得有条不紊。
有的大夫在为伤员处理伤口,有的护士在给伤员喂药,还有的在帮忙搬运担架,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
“天工之城的医疗队果然名不虚传啊!”一名副将轻声对郭子仪说道,“大帅请看,每个帐篷门口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灯笼,宛如三色的信号灯,分别代表着重伤、轻伤和已处理完毕。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根据灯笼的颜色,快速找到需要救治的伤员,效率真是高啊!”
郭子仪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正在忙碌的大夫和护士身上,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这些人虽然身处战场,但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拯救着每一个生命。
“止血钳!快!”
“按住他!要截肢了!”
“麻药呢?最后一瓶了?”
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声音在伤兵营里回荡着,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紧迫。
郭子仪站在帐篷门口,透过那窄窄的门缝,他的目光被一个年轻的女护士所吸引。
她正跪在地上,轻柔地扶起一名伤员的头部,小心翼翼地将水慢慢喂进他的口中。
那名士兵的胸口插着半截断箭,箭身深深地嵌入肉里,鲜血从伤口不断涌出,与他苍白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血沫的喷涌,仿佛他的生命正随着这血沫一同流逝,就像一朵凋零的花朵,在风中无力地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