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祖点了点头。
这个其实也不太正常。
谁家县城外道路两侧会种出那么大的一片树林,而且一直延伸到与府城道路的连接处?
李振明道:“按照大老爷的说法,城南通往兖州府的那条路属于主干道,预计最后的宽度是十丈,眼前只修了两丈,剩余的八丈空地全部用来栽树。”
“咱们脚下这条路,算是连接城西几个村社到县城的主路,所以预计最后的宽度是五丈,眼下也只修了两丈,空地拿来栽树。”
“也就是说,每条路的两侧都留有大量的空地,随时可以将道路扩宽。”
“而大老爷之所以要提前预留出这么多的土地,则是为了以后要扩宽道路的时候,不用侵占百姓的农田。”
陈兴祖再次点头,却又忍不住问道:“李兄对于宁阳县的各项规划,似乎很是熟悉?”
李振明的嘴角抽了抽,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熟,当然很熟,而且陈兄你们以后也会很熟。”
陈兴祖被李振明说得有些懵逼。
李振明的眼神中却显露出三分回忆,三分唏嘘,三分感慨,还有一分痛苦。
那是我李某人的牛马岁月啊……
李振明微微叹息一声,慢慢解释起来:“我等在县学读书时,每月都要抽出几天的时间,到县衙里去做书吏。”
“而且这个月去的户房,下个月可能就要去工房。”
“当初大老爷规划这些道路,乃至于规划乡镇的时候,我等就参与其中。”
“以后……陈兄等多半也要参与其中。”
说到这儿,李振明忽然又感觉以前的经历似乎并没有多么痛苦。
因为不管再怎么说,以前的宁阳县终究比不过现在的宁阳县,以前的政务虽然也堪称繁杂,但是现在要头疼的政务明显更多。
陈兴祖他们的遭遇,明显要比我李某人当初经历过的更为痛苦。
……
一路上说说笑笑大半天,李振明终于把陈兴祖等一众进士们带到了刘庙村。
李振明找到刘庙村的社长刘三十二,开门见山的说道:“刘叔,这些都是小侄的同年,大老爷让他们来村子里住下,跟着咱们刘庙村的百姓同吃同住同耕种。”
“而且大老爷特意交待了,跟村子里百姓吃一样的饭食,不许特殊对待,你们吃什么,他们就跟着吃什么。”
“你们刘庙村留下二十个,行不?”
刘三十二眼前一亮,拉过李振明,小声问道:“大老爷的意思,是让那些大牲口都歇歇?那二十个有点儿少。”
李振明的脸色当即就黑成了锅底一般。
“这些都是官儿!是官儿!不是牲口!”
李振明黑着脸道:“大老爷让他们来村子里,是让他们跟我们当初一样,帮着村子里的各位叔伯们干活儿。”
“说白了,大老爷是想让他们知道耕种不易,盼着他们以后当官了不要去祸害百姓。”
“不是故意折腾他们。”
刘三十二颇为遗憾的咂吧咂吧嘴。
看起来,村子里的那些大牲口还是不能歇。
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