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年节只有两个月了,秦王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对韩国动手的,所以……这一切都是你做的?”
看着他沉默,老妇人叹了口气。
“任儿,你何苦呢?”
“师娘,您知道我要做什么?”
老妇人点了点头,她心里有猜测。
最开始听说英任带着人造反时,她是很担忧的。
当听到秦国在暗中支持他们后,她更担忧了。
秦国是天下第一大国,他们支持反贼,只可能是这股反贼能帮他们达到某个更大的目的,不然秦王闲着没事干要付出人力物力支持他们吗?
既然拿了秦国的支持,就证明已经接受了这一点,成为了秦国的棋子。
什么时候,棋手能允许棋子翻身了?
还是在没有经过棋手同意的情况下,以一种会造成麻烦的方式?
英任不是一个会主动找死的人。
“我只是想确认一件事。”
秦王再仁慈,也是一国之王。
是整个秦国最大的贵族。
与英任带着的这帮被迫起事的百姓有着身份上的根本对立。
韩国的贵族是这鸟样,秦国的贵族虽然比韩国的好一些,但终究是贵族。
秦王是很好,他给了百姓从古至今未曾有过的善意与尊严。
可这真的是永恒的吗?
英任最开始起事,是想着为这帮活不下去的百姓拼一个明天出来,哪怕最终身死,也要告诉后来者:朝廷让你们活不下去,那就反了它!
但很多事情,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秦国以一个强大至极的姿态下场,给了他们这帮原本会死的人活下去的路,甚至还能逼着韩王在两场战争后被迫承认反贼的存在。
秦国太强大了,秦王也太强大了。
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强大的一个贵族之王,真的会给百姓绝对的善意吗?
秦国支持他们,却从未说过要把他们带去秦国,甚至没给出过任何承诺。
秦国爱护百姓,却本身就是一个贵族朝廷。
坚定初心?
可现在的现实是,他们拿着秦国的钱和商品,时不时还能联络秦国的细作,在韩国国内搅风搅雨,甚至能让山下的韩国驻军对他们视而不见。
腐蚀了一个韩国朝廷,然后呢?
不过是换了一个秦国朝廷来。
而他们这帮原本想起事的人,最终可能也会被秦国收编,成为朝廷的一份子。
英任深知,人心赌不得。
今天的英雄,明天可能会变成奸人。
他无法抵抗秦国,甚至知道了这些事也没办法,因为秦国强大到让他绝望。
可他也不甘心就如此疑惑着。
自己等人起事,应该是为百姓指一条明路出来,而不是给另一个朝廷当差。
他要确认秦王是否真的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如果秦王真的有敢于和百姓站在一起、甚至不惜和包括秦国贵族在内的所有贵族对立,那给这样一个君王当差也没什么。
“所以,你给秦王出了一个难题?”
老妇人瞬间明了:“韩国百姓水深火热,向往秦国的情绪也极其浓厚,这个时候你让南阳各处出事,让大量韩国百姓以实际行动逃亡秦国?就为了看秦王会怎么做?”
英任点了点头。
“我算过了,以秦国现在的官吏数量,是可以填满韩国的,秦国灭韩已经没有了自身的阻碍,无非就是秦王想着准备再充分一点罢了。就算我不这么做,我估计明年秦王也会灭韩,因为秦国之前已经显露好几次统一之志,时间必不可能拖太久。”
“但是师娘,他秦王可以准备充分再动手,我们呢?”
“我只不过是让南阳的那些官吏把以前他们做的事再做一遍,就引发了这么大的事,数千百姓逃亡,日后绝对会上万。”
“南阳局势已经失控,整个韩国朝廷已经摇摇欲坠,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韩国每存在一天,就可能有许多百姓受苦死去;这时的秦国一旦动手,怕是用不了一月就可以灭韩。”
“如果秦王还是想着做某些准备、而坐视这一切发生,那就证明他对我们的帮助和对百姓的善意,都只是他的某种手段,而不是出于真心。”
“如果他冒着准备不充分的风险灭韩了,哪怕灭韩之后要处理许多遗留的麻烦,那也证明他是真的爱民如子。”
老妇人看着他,满眼都是心疼之色。
“任儿啊,你这是在以自己的命,向秦王要一个保证啊!”
这个自家丈夫最得意的弟子,那个学成之后不留在富庶的齐国反而想着回韩国改变家乡的才子,在蹉跎半生后干出了一件大事。
如果他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未来的英任一定会成为秦国天下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