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虑归疑虑,沈晚棠却没有表现出来,反正她也没想管家,更没心思管家。
顾千寒很快就会起事,这件事像一座山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她连梦里想的都是这个,管家这种小事,已经无法牵动她的心神了。
她客套的道:“大嫂如此夸赞我,倒是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我确如母亲所说,对家里还不熟悉,所以,大嫂管便是了,大嫂一个人也把整个国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十分厉害,咱们府里上下,谁不夸大嫂能干?”
孟云澜朝她笑了笑:“我管家的本事也都是母亲教的,平日里有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也是来请母亲帮忙,所以国公府井井有条,倒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弟妹刚进门,正是跟二弟新婚燕尔之时,我这个时候让你帮忙管家,确实也不是太合适。”
“那就等再过些日子,等弟妹对家里的事务熟悉一些了,再管家也不迟。”
沈晚棠看着孟云澜,觉得她脸上的笑怎么看怎么勉强。
不过,她还是没有应下管家的事,直接道:“大嫂能力出众,家里由你管是理所应当,我就不给大嫂添乱了。”
她拒绝的委婉,意思却十分明确,以至于孟云澜都没话说了。
倒是顾夫人十分满意她的知进退,甚至觉得让次子娶沈晚棠进门,简直是她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出身低,性格稳重,不喜欢强出头,也绝不冒进,哪怕老大媳妇要把管家权让给她一部分,她也十分识趣的拒绝,毫无半点争抢的心思。
这若是换一个高门大户出来的姑娘,哪里会把自己的姿态摆的这样低?
顾夫人见她们妯娌两个,一个谦让,一个懂事,两个人相处的和和睦睦的,心里十分的熨帖。
家和万事兴嘛,一个家族,就该这样,互相谦让,互相帮扶,不内斗不计较,不耍心机,家族才会兴旺。
所以,等沈晚棠和孟云澜走了之后,顾夫人便叫人去库房取了些东西,一人送了一份过去。
沈晚棠坐在椅子上,看着婆婆遣人送来的东西,知道婆婆这是满意她不争抢管家权,所以奖励她的。
还别说,顾夫人十分大方,送来的都是好东西,一套赤金头面,一对翠绿玉镯,还有一套珐琅彩鎏金茶具。
别的还好说,但那套珐琅彩鎏金茶具,是稀罕物,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这样如梦似幻般绚烂的色彩。
连阎嬷嬷也有些意外:“这套珐琅彩茶具,是宫里赏的,这么鲜亮的颜色,连宫里也少有,夫人得了之后便很喜欢,一直珍藏着,没舍得拿出来用,没想到夫人竟送给少夫人了,可见,夫人对少夫人很是满意。”
沈晚棠却微微叹气:“婆母待我确实已经挑不出毛病了,只不过……”
只不过婆婆送的东西越好,越是在鼓励她不跟大房抢任何东西,也越发证明婆婆的偏心。
还别说,她活了三辈子,嫁了三个男人,这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婆婆偏心的感觉。
嫁廖有赫的时候,婆婆也偏心,但婆婆最偏疼的那一个,就是廖有赫,所以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嫁萧清渊的时候,婆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偏心了,所以沈晚棠也不知道婆婆偏心是个什么滋味儿。
只有这一次,沈晚棠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自己夫君不受疼爱是什么感觉。
“唉,算了,把东西都收起来吧!”
她左右不了婆婆的心,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后自己多心疼顾千寒,她来做最偏爱他的那一个。
东西刚收好,琴心就快步走了进来:“少夫人,奴婢刚打听过了,夫人给大房和给您的东西差不多,不过,夫人还多给了大房一样。”
“是吗?多给了什么?”
“多给了一株百年老山参,说是给大少夫人补身子用的!”
沈晚棠微微一怔:“大嫂是身子骨儿偏弱吗?我瞧着也不太像啊!”
百年老山参,也不是谁都能吃的,身体康健之人,忽然进补这些大补之物,血气满溢,反倒是伤身。
“奴婢也不清楚呢,只是听说,大少夫人确实常常吃些滋补之物,兴许只是平日喜欢养身吧!”
沈晚棠却微微摇头,连顾夫人那个岁数的人都没有天天补身子,孟云澜又没什么病症,她养什么身?
她正想着,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对了!孟云澜成婚五年,至今没有怀上孩子!
甚至上上辈子,孟云澜也是过了好些年,才好不容易怀上孩子,生了那对龙凤胎!
难不成……孟云澜今日忽然提出想让她帮着管家,是为了少操些心,为了调养身子,以便早些生下孩子?
沈晚棠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可能性极高。
她管过家,知道一个女子要把偌大一个国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条要付出多少精力,要操多少心。
太过操劳疲累的话,确实很难有孕的。
不过,沈晚棠就算猜到了原因,她也没打算牺牲自己成全孟云澜,不然到时候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婆婆,她出力不讨好,才没有那么傻。
反正孟云澜后来还是怀上了,就是要晚几年而已,问题不大。
另一边。
孟云澜得了顾夫人送来的东西,脸上也没有半分喜色,反而眉宇间的忧愁越发重了。
她带了丫鬟,回了娘家。
孟夫人见女儿回来,第一句话就问:“澜儿,你婆母可是答应让新媳妇一起管家了?”
孟云澜摇了摇头:“母亲,婆母不愿意。”
“那新媳妇呢?她怎么说?”
“弟妹自己也不愿意。”
孟夫人诧异无比:“老二媳妇竟然不愿意?怎么会?我只听说过争抢管家权的,从未听说谁不愿意管家的啊!”
她自己就是孟家长媳,下头还有两个妯娌。
原本孟家是她管家,但是两个妯娌进门之后,都或明或暗的开始抢管家权。
到如今,那两个妯娌也已经抢去不少权柄了。
孟家是如此,京城里其他的高门大户也大都如此,只要是兄弟多的,就没有不争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