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亲是名军人,参加了解放战争,援朝战争。
和平年代,她父亲放下钢枪,带着部队来到这里开荒,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建立了我们胜利农场,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最终牺牲在开荒途中。
她是我们胜利农场第一个出生的小公民,和我们胜利农场共同诞生。
十八年后,她继承父志,再次谱写辉煌,创造了小麦产量全国最高记录!
她一人一天,收割六百亩小麦!
她就是,我们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场长!
让我们热烈欢迎胜利农场二分场场长,谭小絮同志,请她上台发言!”
“哗啦啦啦啦啦啦……”
台下的掌声前所未有的热烈。
万众瞩目下,谭小絮从第一排站起来。
最先被大家看到的,就是她帽子上那两个生动的狍角。
而后,是狍角帽子下面那张端正舒展的脸。
她就是胜利农场创建者的后代啊!
从前只听说过农场的创建、烈士谭新民留下一个遗孤,但是从来没见过庐山真面目。
现在总算见到了。
龙生龙、凤生凤,农场创建者的后代果然也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震耳欲聋的掌声中、万众瞩目的期待中,谭小絮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舞台,在话筒后面站定。
望着台下一张张面孔,谭小絮脑海中意外的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小姑娘趴在舞台的讲台上崩溃痛哭。
她认出来了。
那正是几年前的谭小絮。
几年前那个茫然又怯懦的小女孩。
但是今天,十八岁的谭小絮,想要告诉所有人,那个女孩已经长大了,不会再被这样的阵仗吓到了。
她今天站在台上,要把小女孩丢失的勇气与信心捡起来!
她没有拿出高毅松为她誊抄的演讲稿。
她已经不需要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农场的各位战友们——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
我父亲是一名烈士,他为农场建设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为他感到骄傲,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前行路上的明灯。
同样,我也为我的母亲感到骄傲,她今天就坐在台下,是今年的优秀干部。”
说到这里,台下有人开始鼓掌,也有人开始东张西望。
二分场的位子上,所有人把目光投向汤玉梅。
汤玉梅已经满眼热泪。
“我在农场出生,是胜利农场第一个出生的小公民,这个荣耀伴随我十八年。
感谢父母把我生在这里,让我与农场同岁。
我与农场共同走过十八个春秋,对过去的记忆,已经模糊,儿时常听我母亲说起,当年他们创建农场时的艰辛,那时候没有机器,他们开荒,全凭人拉肩扛,没有经验,他们就边干边学,自己一遍遍摸索经验。
母亲曾说过,我出生时,她每天晚上都是在我父亲开会的声音中睡去的,睡梦中都是今天完成了多少亩,哪里适合开垦,开荒时遇到狼群该怎么办,明天的口粮还没着落,木柴还够烧几天。
……
十八年沧桑巨变,感谢父辈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北大荒精神,他们把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变成如今的北大仓,变成如今一座座机械化农场。
而今,又有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怀揣着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奔赴而来。
请父辈们放心,我们年轻一代,绝不会忘记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开辟的道路。
我们走在他们走过的路上,并将继续走下去,走到他们没有走到的地方,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愿望。
我们会将农场,变成更加现代化的农场,不但要为全国人民提供安全粮食,更要为我们农场的职工谋求幸福安定的生活,让幼有所养,让老有所依。
让所有职工拧成一股劲,为国家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
过去,我为我的父母和前辈们感到骄傲。
往后,希望我的父母和前辈们为我感到骄傲。
往后,职工幸福有我,农场建设有我!
祖国强大有我!
我会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将自己一生奉献给农场,奉献给祖国农业,端稳我们的饭碗!守护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谢谢!”
谭小絮鞠躬致谢。
台下全体起立。
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