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呢?掀开床板,里面藏着豆子!藏着大米!跳进枯井里一看,地下室里全是粮食!”
“咱们过去收田粮,他们总说只有那么点田地,可只要派兵在周围转一转,那山沟里、山谷里,不都是耕地吗?”
喜宁笑道:“如今的大明皇上,不过是个从小被当猪养的庶孽,连毛都没长齐,才会相信百姓!”
“国师大人近日不是想要立长子为太子吗?”
“那些有眼无珠的鞑靼王,目光短浅,看不出国师大人此举的深意。”
“一直在那儿哼哼唧唧,吵个不停。”
“国师大人若是明年开春之时,再次南下,劫掠山外九州,甚至仿照今年的做法,攻破内三关……”
“到那时,带着大胜的威势,他们还能说什么?”
喜宁这番话,有理有据。
也先听完之后,内心不由自主地动了心。
他不是傻子,也先看得出来,喜宁所说的事情,确实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最差的情况,也只是去劫掠山外九州,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像这样的事情,瓦剌每年都会做,只不过大多是小规模的,大规模行动很少。
但如果由也先来组织,再来一次大规模南下,抢钱、抢粮、抢人,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喜宁看出了也先有些动心,便趁热打铁地说:
“以国师大人的智慧,对付一些乡野百姓,自然是手到擒来。”
“鞑靼王、元裔那边,以后也不能再用其他理由来为难国师大人,最多只能用正统的名义来为难你。”
“在这方面,皇上肯定愿意支持国师大人,立长子为草原太子,一统草原!”
“这样一来,正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鞑靼、元裔长期受汉化影响,他们不可能不接受皇上的旨意!”
喜宁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作为一个贪婪的奸臣,一条背叛主子的狗,他对也先毫无忠心可言。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不过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罢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只要朱祁镇还在瓦剌活得不错,这个用来控制皇帝的奸臣,自己也能活得不错。
正因为如此,喜宁才说了这么一大堆话,以此打消也先将朱祁镇送回大明的想法,保全自己的性命!
也先最终还是被喜宁说服了。
不仅被他说服,还打算在年后天气转暖时南下,侵略山外九州,更打算借这次机会,雪恨。
那几个大明的边关重镇,比如宣府、大同等,在之前的战争中及时支援京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他们,就算也先没能攻下京城,也不会输得那么惨,简直是一败涂地。
不仅把之前抢到的好处都吐了出来,自身还损兵折将,整个瓦剌直接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青壮。
这对野心勃勃的也先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一击。
此仇不报,也先心里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
而这次南下的理由,也先举一反三,巧妙地利用了朱祁镇。
“就用送大明皇帝回去的理由,让朱祁镇走在最前面。确实,现在大明朝廷已经把他当成了死人。但我相信,边关将士真敢毫无顾忌地对他下手吗?”
“到时候,喜宁,你负责盯着朱祁镇,绝不能让他从前线逃回去。要么一路攻破宣府,要么,你们就跟着他一起去死吧!”
喜宁脸色一变,心里直呼要完。
宣府和大同,这两个边关重镇,之所以被称为边关重镇,无非是因为军力强盛,地处兵家必争之地,构筑的防御如同铜墙铁壁,宛如一座坚固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