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俸六个月。”于谦身为兵部尚书,对律法十分熟悉,立刻给出了答案。
皇帝愿意按规矩来处理,于谦心里暗自松了口气。按规矩来处理总比皇帝一时性起,按个人意愿处置要好得多。
当今这位天子,向来铁面无私,于谦作为皇帝身边的心腹,对此深有体会。
若是按照皇帝的个人意愿来处理,这两个人恐怕免不了砍头,甚至可能被满门抄斩。在规矩上,这也不是说不通的。
毕竟,这是封建王朝!
而在封建王朝里,皇帝就是天,就是神,皇帝的意志,就是规矩!
“免俸之事,就算了。”朱钰经过深思熟虑后,给出了最终的处理结果。
“看看你们两人的模样,读书人,喝了几两酒,就醉成这个德性?成何体统!”
“这样吧,就罚你们三年之内,不准喝酒。”
朱钰其实明白,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可能已经和暴君划上了等号。
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很像一个暴君。
自从登基以来,天天都在杀人,天天都在砍头,菜市场的血,就没有凉过。
就算是这样,锦衣卫的大牢还是人满为患,犯人三五人一间都装不下,最近已经在筹备扩建了。
这样的情形,说他一句暴君,还真不算过分。
历朝历代,像他这么狠的皇帝,真不多见。
但朱钰心里,其实一直有一杆秤,没有被杀戮的欲望蒙住眼睛。从头到尾,他的杀戮都有理有据,不是胡乱杀人。
成敬杀的人,是那些不听话的不稳定因素,是朱祁镇留下的隐患。
不杀不足以平息人心,不杀就不能掌控皇宫,不杀必定会危害到家人,不杀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朱钰让成敬痛快地杀了个干净,从上到下,彻彻底底地清理了一遍。
这是为了确保后方无虞,也为了让以后他搬进皇宫时,能有一个干干净净、不用提心吊胆的皇宫来迎接自己。
卢忠杀的人,都是些乱臣贼子,要么是受贿、欺压百姓之徒,
要么是勾结外敌、求荣、只顾私利、无视君主之人。
这些人,或许身份尊贵,或许有功在身,甚至可能是勋贵之家。
但要说他们该不该杀?
那当然是该杀的!
杀他们一遍还不够,杀他们一遍还不能偿还他们的罪孽。
朱钰让锦衣卫抄了他们的家,男人要么被斩首,要么流放边关充作苦役,相当于变相的奴隶。
女人则被送入教坊司,容貌好的充作,其余的也安排得妥妥当当,榨们最后一点价值。
以此来让他们偿还罪孽。
确实。
在外界看来,在文武百官看来,这种惩罚实在太重太重了。
在他们眼里,皇帝应该用更稳妥、更温和的方式去惩罚或处理。
毕竟物伤其类,兔死狐悲。满朝文武百官,谁能肯定自己不是下一个呢?
但在朱钰看来,他只是按照律法,给这些人应得的惩罚罢了。
他的所作所为,从头到尾,都在彰显六个字:
“公平、公正、公开!”
正因为朱钰真正做到了这三点,
所以他现在的形象,在外人看来,才和暴君没什么两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朱钰真的成了一个暴君。
不管别人怎么看,朱钰内心始终清醒,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就像现在的情况。
两个七品的小官,如果皇帝愿意,随便动动手指,就能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