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钰继续向前走,站在四周向他行礼的人中,熟悉的面孔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有一些人,他还有些印象,这些人曾在奉天殿当面顶撞过他,但说的还挺有道理。所以当时他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也因此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至今未曾忘记。
这时,一阵喧闹声传来,有人高声喊道:“太皇太后娘娘驾到!”
朱钰回头一看,发现不仅孙太后来了,就连钱皇后也跟在一边。
见到皇帝后,太后和皇后加快了脚步,先是孙太后上前行礼,然后是钱皇后带着太子,或者说曾经的太子,现在的稽王世子上前行礼。
朱钰微笑着一一打招呼,嘴里嘘寒问暖,称呼都是“孙太后”,而不是“母亲”。
在他成为皇帝之前,他就没这么叫过,成为皇帝之后,依然如此。
孙太后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两人很快聊得火热,直到朱钰主动打断话题,转身离开。
孙太后原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瞬间消失,她面无表情地走向自己的座位,而钱皇后则与她分开,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朱钰终于坐了下来,坐在他下一位的是汪美麟,她怀里抱着朱见济,这个孩子才一岁多,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一双大眼睛不停地眨动,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笑个不停。
而原本的太子,如今的稽王世子,则在钱皇后的带领下,坐在了王爷的位置上。
这次皇帝为自己正名,胡濚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支持。
之所以后来在是否要更改太子之位的问题上,主动跳出来支持皇帝,其实更多是出于他自身工作的考虑。
作为礼部尚书,胡濚总是要操办各种大宴、各种礼仪……
像这样的宴会和仪式,对等级、对尊卑非常看重。
如果太子需要出席,就必须坐在皇帝的下一位,其他人都得往后排。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帝在正名之后,坐在自己下一位的竟然还是别人的孩子,岂不是要闹出笑话?
尤其是这新年的大宴,万国来朝!
看看前后左右,到处都是外国的使节!
看看这宴会上,满朝文武百官,偌大的京城,从上到下,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来了。
如果不把太子换成合适的人选,胡濚该如何安排座位?
难道要让他们看到,威风凛凛的皇帝连一个太子之位都掌控不住,让别人的孩子当太子?
太丢人!太丢脸!会被天下人笑话的。
胡濚负责礼节,对这些事情,向来是相当敏感的。
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他这次才会如此主动,支持皇帝更换太子。
否则的话,不说以后了,现在就要闹出笑话来!
随着皇帝入座,负责统筹全局的胡濚立即高声喊道:“请皇帝升座!”
话音刚落,歌舞齐鸣,本来就热闹至极的宴会,更添几分喧嚣。
众人陆续入座,随着朱钰动了第一筷子,这才一个个跟着吃了起来。
好一场宴会,宛如人间仙境,真是酒池肉林,奢靡至极。
紧接着没过多久,就到了九宾之礼。
这是一套极为复杂的礼仪,所涵盖的意义非常丰富,目前用在这场宴会上,最大的作用就是体现出皇帝对大臣、对各方来宾的重视。
除了不喝酒之外,朱钰其他的菜肴照单全收,其他的礼节也一丝不苟地完成了。
不喝酒,是他对皇宫,最大的尊重。
虽说可能性不大,但谁又知道这些酒水里有没有掺杂一些剧毒之物?
什么铅泵之类的,但凡来一样,就够他受的了。
因此,在来之前,朱钰就给自己定了一条底线。
饭可以吃,菜可以尝,酒是绝对不能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