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开学前,晏晏把几个要好的同学请到了家里。
都是女同学,林朝阳对此很满意。
“都喜欢吃什么菜,有什么忌口的,都跟叔叔说一下。”
林朝阳化身大厨,主打一个宾至如归。
一群女孩子叽叽喳喳的说了半天,林朝阳一一记下,然后安排人去买菜。
见晏晏跟几个同学玩的正欢,林朝阳抓住了一个落单的女同学。
“许佩瑶是吧?你父母可真会取名字。”
“林叔叔好。”
名叫许佩瑶的女同学面对林朝阳有些紧张,这可是全国知名的大作家,她都是在书上看到林朝阳的名字。
“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
“都是学校推荐读的名著,您的书我也看过,《高山下的花环》《棋圣》《梵高之死》和《入殓师》。”
许佩瑶列举的都是林朝阳作品序列中比较“好读”的作品,结合她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阅读量比较丰富的了。
见她读过不少自己的作品,林朝阳心头一喜,是书迷,更好办了。
等菜买回来,林朝阳的“线人”也发展的差不多了。
他撸胳膊挽袖子,花了两个多小时,使出看家本事置办了八个菜,吃的花季少女们胃口大开,眉开眼笑。
“吃饭!”
林朝阳给冬冬夹了口菜,他立马受惊一般慌忙收回了视线。
林朝阳顺着他刚才看的方向望过去,视线锁定在许佩瑶身上,眉头不禁皱起。
凭心而论,跟晏晏玩在一起的几个小姐妹,颜值都很耐打,豆蔻年华惹来少年慕艾倒也不奇怪。
可你小子意志也太不坚定了,前几天不是还围着那个“假小子”转吗?
荷尔蒙爆棚的小子真是麻烦啊!
元宵节后,林朝阳新书的创作进度喜人,第三卷已经创作过半,有望在5月份之前完稿。
这天上午,小六部口胡同来了两位客人,是《当代》的副主编汪兆骞和编辑祝昌盛。
两人登门,自然是为了林朝阳的新书。
事实上这一年来他接待了至少六七拨编辑,来人无一不是国内一线文学杂志、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大家的目的无外乎都是新书。
林朝阳一部新书憋了三年多,文坛对于他这部新书的讯息早就传开了,都知道他在写一部以唐代历史为纲的鸿篇巨著。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国内各大文学杂志社、出版社自然垂涎不已。
“还在写,没那么快。”
“前两卷才刚写完……没那么快,我是打算至少得写完一半再陆续发表。”
跟林朝阳聊完新书的创作进度,祝昌盛主动开口问起了他对发表的想法。
林朝阳在《当代》发过的作品,责编都是祝昌盛,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朝阳,你这部小说浩浩汤汤,注定是要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发表单位可得选择好。
《当代》你是合作过的,不管是业内的美誉度还是影响力都出类拔萃,这些你都了解,也不用我多做介绍。
只要你愿意把新书交给我们,条件你尽管提。”
“老祝,这不是条件的问题。我现在只想把精力都放在创作上,发表的事暂时还没考虑过。”
“是是是,我明白。你的作品从来都不愁发表,可咱们是老关系了……”
车轱辘话说三遍,不腻也烦了,见林朝阳态度坚定,祝昌盛和汪兆骞也只得先告辞离开。
隔了几天,又有编辑登门,这回是《收获》杂志的程永新,去年时他就跟李小琳一起来拜访过林朝阳。
进门后程永新倒是没提发表的事,只是关心林朝阳的创作进度,聊了一阵之后便起身告辞。
临走时又说:“下个月我过来燕京组稿,到时候再跟您聊,估计那时候您第三卷都写得差不多了。”
林朝阳目送他离开的背影,不觉露出笑容,这人倒是挺有意思,看来是打算把稿子蹲到手,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跑得起。
三月里,春光明媚。
英国方面传来消息,英国垄断和兼并委员会向贸工部建议,英国卫星电视公司收购曼联俱乐部的交易不符合公众利益,这也意味着新闻集团染指英超联赛的想法暂时性失败了。
这个时候,摆在曼联股东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是继续等待愿意给予他们超高溢价的冤大头再次出现,二是接受陶玉书给出的42亿英镑的报价。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即便是42亿英镑的报价也远超曼联本身的价值。
所以曼联股东们并没有犹豫多长时间,最终决定将曼联正式出售给明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