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如此厚爱,臣妾感激涕零。臣妾定当不负皇上所望,恪守本分,为后宫安宁尽心尽力。”
皇上伸手扶起淑妃,语重心长地说:“这后宫之事,向来繁琐,有你帮着皇贵妃协理,朕便能安心处理朝政。不过贵妃典仪时间仓促,朕怕到时难念简便,年底还是皇贵妃的封后大典,礼部和宫内司人手有限,若是有什么不满,等日后朕再补偿你。”
“皇上能如此挂念臣妾,臣妾已是心满意足。贵妃典仪简便些无妨,皇贵妃封后乃国之大典,理应倾尽全力筹备,臣妾怎会有不满。只要能为皇上分忧,为后宫安稳出力,臣妾做什么都甘愿。”
皇上看着淑妃懂事的模样,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淑妃深明大义,朕很是欣慰。待封后大典结束,朕定会好好补偿你。”
淑妃轻轻福身,柔声道:“臣妾谢过皇上的美意。只是这册封仪式,终究只是形式,臣妾更在意的,是能实实在在地为皇上、为后宫做些事情。”
皇上感慨道:“往后这后宫,还得靠你和皇贵妃多多费心。”
“皇上放心,臣妾定会与皇贵妃齐心协力,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淑妃眼中透着坚定,语气笃定。
随后,皇上又叮嘱了几句,便起身准备离开。
淑妃送至宫门,目送皇上的身影远去,才缓缓转身回殿。
回到殿内,素文素雅赶忙迎上来,素文一脸兴奋地说:“娘娘,您晋封宁贵妃,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虽说典仪可能会简单些,但这也是皇上对您的恩宠!家里老爷夫人知道了定要高兴极了!”
素雅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娘,老爷夫人要是知道您封了宁贵妃,肯定高兴得不得了。说不定还会派人进宫来贺喜呢。”
淑妃微微摇头,神色间闪过一丝忧虑:“家中若派人进宫,切不可张扬。如今这宫里局势微妙,皇贵妃即将封后,二皇子又要被立为储君,各方势力都在暗自较劲。咱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荣耀,给家里招来麻烦。”
“娘娘深谋远虑,奴婢们记下了。” 素文和素雅齐声应道。
淑妃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的发丝,眼中满是柔和与欣慰,却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
“大皇子和大公主还是闷在屋子里不肯出去吗?”淑妃问道。
素雅有些为难的说道:“大公主还好一些,郑嫔死后哭了七八日,这两日人看着好些了,也能吃得下一些汤粥,只不过不肯出门。可大皇子虽然不哭不闹,但除了喝些水,什么也不肯吃,也不让人伺候,快五天没有沐浴更衣了,奴婢们也不敢逼迫大皇子。”
淑妃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了:“他这般颓废,本宫平日教导他的一点也没记得,就算是伤心也不该这么损害自己的身体,去太医院叫太医来给他看看,身子别出什么问题。”
素文素雅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素雅硬着头皮提醒道:“娘娘,大皇子现在不听奴婢们的话,恐怕不是奴婢们几句话就能管用的。”
淑妃叹了口气:“那你们先别去烦扰大皇子,他不吃就多换着花样做,再把这件事告诉皇贵妃,看看皇贵妃那边有什么办法。”
“是,奴婢这就吩咐小厨房,做些清淡些的食物送过去。”
素文领命后,匆匆朝着小厨房走去。
踏入小厨房,里头热气腾腾,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素文姑娘,今儿个是要点什么膳?” 掌勺的李厨娘热情地迎上来,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
“李厨娘,快些做些清淡的吃食,像蔬菜羹、百合粥,再做一碟精致的小点心,务必做得精细些,是给大皇子送去的。” 素文神色焦急,语速很快。
李厨娘听闻是给大皇子准备膳食,脸上的笑容瞬间收起,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神情:“放心,我一定使出浑身解数,把这几样做得色香味俱全。”
说罢,李厨娘迅速转身,熟练地拿起食材,开始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响起了切菜、烹煮的声音。
另一边,素雅则前往皇贵妃的昭阳宫。
来到昭阳宫前,素雅向守门的侍卫道:“烦请通禀一声,淑妃娘娘宫里的素雅求见皇贵妃娘娘,有要事相告。”
素雅踏入殿内,只见皇贵妃言瑶佳正坐在榻上,不知在看着手里什么东西,脸色古怪。
她连忙跪地行礼:“奴婢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言瑶佳放下手里的东西,目光温和地看向素雅:“起来吧,可是淑妃那边有什么事?”
素雅站起身,将大皇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皇贵妃。
皇贵妃听完,眼中满是担忧:“这孩子,没想到郑嫔的事对他打击这么大。你回去告诉淑妃,让她别太着急,本宫这就去看看大皇子。”
“是,奴婢这就回去复命。” 素雅再次行礼,退了出去。
而在大皇子的宫殿内,他正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
几日未曾打理的头发略显凌乱,身上的衣物也有些褶皱。
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耳不闻,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