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月中旬一天,西京城东郊,一个普通小区,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文姗青,刚刚从卧室里出来,她一看墙上的表,哦,都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是该起床去吃饭了。
不能说,吃早饭,按这个点,在一般人看来,是该吃午饭了,可她连早饭,都没吃。
早上六点多,就醒来了,可就是,不想起床,打开手机,看看微信,刷刷抖音,翻看着手机里,眼花缭乱,稀奇古怪,各种小视频,被这些无限新奇的东西,死死地纠缠着,根本没法停下来。看累了,又倒下再睡会儿,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全溜走了。
文姗青看起来,有六十岁的样子,十年前,就从单位退休了,之前是西京市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因为喜欢心理学,就报名考了心咨询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她不像很多人,只是为了拿个驾照,不会开车,她更像是个,一直都会开车的老司机,只是没走,那个考试流程,现在一旦拿到驾照,就继续轻车熟路,继续开自己的车。自然就按照规定的程序,开起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
做过一阵儿后,发现自己,仅仅是一名老师,根本没有经营的头脑和天赋,特别是市场营销这块,自己也做不来,给别人打工,自己也心不甘情不愿的。
关键是她自己,有退休金,没有丝毫的经济上压力,就干脆,把自己的工作室,开在了家里。
把自己的书房,变成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感觉与其,花钱租别人的房子,还得给别人付租金,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不如就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地,做起自己喜欢的事情。
关键是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完全进入到,一个自由的境地。有求助咨询的就做,没有咨询的来访者,就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每天的时间,都全部在自己手里捏着,从早到晚,想干什么,是不需要任何人干涉的。一个人住着三室两厅的房子。
刷完牙,洗把脸,冲进厨房,开始给自己,准备吃的,正洗着西红柿,在水池子上,手机响起来,拿起来:“喂?”
“嗨,文姗青,我是丛一平,记得上个礼拜,我给你说的,我们去欧洲旅游的事情,我已经联系好了,康达旅行社,明天下午两点,我们康达旅行社见!”
来电是文姗青的好友,也已经退休。
“好的,没问题,我们明天下午两点见。”文珊青放下手机。
文珊青又回到厨房,拿起那两个西红柿,继续洗起来了。
一边洗着,心里想,疫情三年了,大家都没出去,一直都窝在家里,别说去国外旅游,就连国内,也没怎么去。
每个人,都是老老实实,在家里蹲着,加上自己退休了,离开单位,都十几年了,又不用上班,成天到晚,都在家里这个小圈子呆着。
不是看看电视,上上网,看看电影,就是看看书,写写东西。文珊青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喜欢看书,喜欢看文学类书籍,还有哲学、历史、文化、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只要是让自己感兴趣的,动了心的书籍,自己都会买回来,一头扎进去,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
四十多年前,走进大学校门,那一刻起,走进大学图书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贫乏。当时小小的年龄,她就感觉到,每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知识却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在自己来这个世界之前,还是自己走完生命的历程,离开这个世界,知识都是学不完的。
当时她就发誓,这一辈子,必须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心思,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别的事情,自己是没什么兴趣的。
唯一对读书,这件事,自己是最上感的,最放不下的。别人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比如考个研究生博士生,当个教授,当个官什么的。可惜,文珊青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是想单纯的,喜欢读书的那种状态。
她好像天然就认定,那种存在的方式,就是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唯一活法。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口饭吃,要求不高,就活在读书思考中,足够幸福快乐了。
别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以在自己这里,轻轻的抹去,淡淡的存在着。无所谓了。
手里的西红柿,洗好了,看着昨天在市场上,专心仔细挑的,这大个头,颜色粉粉红红,底部有四五个褶皱的,这种西红柿,凭着自己的经验,老是觉得这种西红柿,味道最甜,口味最纯正,没有丝毫的怪味道。
哈哈,从小到大,就喜欢,生吃西红柿,不去炒,不去做汤,和别的菜啊,饭啊,搅在一起。
只是单纯的,喜欢把这些西红柿,从市场上买回来,趁着新鲜,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大的,冲到厨房水池子边上,洗干净。
不用刀子切,直接大口地咬着吃,感觉非常的过瘾,觉得一口气,就能吃上两个大的西红柿,感觉吃饱了,吃撑了,才算是过瘾了。
洗好了两个大的西红柿,放在盘子里,又从冰箱里,取出两个黄瓜,也是昨天在市场上买的,专挑最大最粗最嫩的,所谓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才是最好吃的。
拿起削皮的刀子,一下一下地削干净,再用水冲洗完毕,切成小丁,像包饺子那样的细小丁子,拌着燕麦片,调点盐,搅拌均匀,端着拌好的黄瓜和西红柿。
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吃着。
脑子里一直在转着:这个丛一平,是自己的大学同学,一个宿舍的,从上大学,那会儿就认识,到现在六十岁了。
掐指算算,认识已经四十三年了,那会子,刚进大学门,才十七岁,青春年华,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哦,想起来了,这个丛一平,人长得特别漂亮,是宿舍里,最漂亮的女生,当时,在大学里,有好几个男生,都在追求她。
她似乎在几个男生之间游走,三天两头的换人,最终,也没和那个谈成,临毕业那会儿,丛一平是没有男朋友的。好像都分手了。对,她后来的丈夫,那个小老板,是别人介绍认识的。生了个儿子,儿子现在已经结婚了,和媳妇在北京生活。
这个丛一平,现在也是没事干,退休了,一天到晚,找朋友们来玩,毕竟是大学同学,知根知底,关键是,大家能说到一块,兴趣爱好,相同点很多,一起开着车,去西京市区周边游玩,一起去看电影,看画展,听音乐会,一起洗脚,一起去泡澡,一起去游泳,一起去吃饭喝茶。
哦,太多的一起,都在彼此之间,心照不宣地进行着。
这不,前些日子,去喝咖啡,聊电影,她说,咱们去结伴,到欧洲转一圈吧。
关键是欧洲,对于文珊青太有吸引力。从大学时代,学习欧洲文学那会儿,西方的圣经文学、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喜剧到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还有后来的西方哲学史、西方的历史、西方美学史等等太多了。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文字中,现在终于要去置身其中,感受一下了。
提起欧洲这两个字,就能让文珊青的小宇宙彻底爆发了,心里的万水千山,彻底翻江倒海起来了。从文字层面到达亲身体验,这份诱惑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几乎是无法言说,只能去打开所有的感官去体验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体验和感觉,脑海里的欧洲,早就根深蒂固了,这次去,就是要考察,要验证,要落地,要复原,要归位。
当然好了,这疫情三年了,憋得人,都受不了了。何况还是要去趟欧洲,这实在是吸引力了。
丛一平就去张罗了,这事,她最热心了,没想到,才几天,她居然都联系好了。这家伙的速度,还是那么快,真够带劲的。
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碗黄瓜拌燕麦片,咬一口,嘴里嚼着,特别的可口,这东西很有营养,而且还是粗加工的,含粗纤维多,不会便秘。反正比起,老是吃那些粳米细面强多了。
手机微信语音,响起来了,文珊青,放下手里的碗,拿起手机一看,是女儿的微信语音。
远在美国的女儿,这时候,那边此时,是晚上十一点多,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一家三口,都在美国洛杉矶。
文珊青打开手机,女儿说道:“妈,你这时候,吃午饭呢?吃的啥?”
“不是,我刚起来,这会儿,在吃第一顿饭,刚切了个黄瓜,拌着点燕麦片,吃呢。”
“光吃这些,咋行呢?要吃牛肉,要吃鱼,吃鸡,吃虾!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