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意思是:孔子去东边打架,两个小孩在讨论和孔子打架的人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老师,他这句话是不是有些字写错了?”
子路挠了挠头,尽管头上已经长了好几个包,他还是死性不改。
遇到问题就应该提问,老师教的嘛。
“哪里?”
有弟子询问。
在他们看来,这句话完全没有错别字。
而且这个故事,孔子也给他们讲过,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说的是两个小孩讨论到底是早上的太阳大还是中午的太阳大。
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故事。
现在子路师兄竟然说有错字?
子路没有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而是挠了挠头,开口道:
“那个“辩”字,是不是应该写成方便的便?”
话音落下,满座寂静。
一道道目光射向子路。
有不可置信的、有满脸怜悯的、还有莫名其妙的糊涂蛋,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改。
只有一道目光,满是平静。
平静的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那是孔子的。
苍天在上,不是我不想教,是这个弟子真不能要了。
孔子站起身来。
缓缓抽出了腰间的“德”字宝剑,今天,他和子路只能活一个。
要么子路死,要么子路亡。
……
“要是有一天,我北伐的时候,国人也能像这样,讨论金人是不是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就好了!”
宋高宗赵构说道。
本来是可以的,只要你重用岳飞,金人谁看了不是抖三抖。
可是你呢?
你就是个怂包,还想让别人畏惧你?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影子。
你配吗?
底下的大臣心中绯腹,不过面上都没有表现出来。
到了现在,他们心凉的也都差不多了。
每天上朝都颇有种行尸走肉的感觉。
“陛下,臣有话要说。”
秦桧拱手。
“哦?宰相但说无妨。”
“臣认为,国人现在就已经如同陛下说的那样了,国人对陛下,那是无比的尊敬与满意。”
“嗯?你是说朕的子民全都认为朕是有实力打败金人的?”
“回陛下,正是,不仅陛下的子民这样认为,连朝中的大部分大臣都是这样认为的。”
“臣斗胆猜测,陛下之所以不北伐金人,完全是因为不想让天下的黎民百姓再受征战之苦了。”
“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陛下,为我大宋的黎民百姓操碎了心啊!”
赵构听后,龙颜大悦。
这秦桧,真是朕的知己啊!
其他大臣看到赵构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又被忽悠了。
不过,没人站出来反对。
大家都已经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