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于这些帝王,孔门弟子们思考的则是另一个问题。
他们当然明白这句话真正的意思。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但也正是这里,让他们感觉到奇怪。
最先发问的是颜回,他一直对研究学问有很大的兴趣。
“老师,你为什么不谈论这个东西?
或者说,我问的再明白一点,我们中原大地上的人,为什么对鬼怪这种东西的态度这么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
孔子不知道颜回在问什么,鬼怪这东西,说实话,也不是他一个人敬而远之。
而是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有识之士都保持了一个暧昧的态度。
虽然不知道它们的真假,但全都选择绕开它去想问题。
比如法家,选择的就是法规,比如墨家,选择的就是机关。
“弟子之前遇到过一些夷人,就是很久之前和妇好打过仗的那些人,他们对鬼怪这些东西就很相信。”
“比如,对于大洪水,我们的记载是靠着大禹治理好了水患,是靠着自己。
而他们的记载是这属于天神发怒了,所以他们都躲进了一艘大船里面,等待着天神的怒火熄灭再出来。”
“所以弟子很好奇,为什么对于神鬼之类的东西,我们态度相差这么大?”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没有选择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我们和他们的想法,哪一种更好。”
“那当然是我们啊。”
颜回摇了摇头,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于天神,那人类岂不是太没用了。
孔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回道:“是的,那我告诉你,在周公之前,我们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历代商王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利用龟甲占卜。”
颜回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路,又继续问道。
“所以如果把完全信任鬼神表示成零,完全不信任鬼神表示成一,那周公就是让整个民族走到了二分之一的位置?”
孔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把深邃的眼睛投向远方,对于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答案。
周公走的这一步棋,到底是胜天半子还是断绝了天神的庇佑,是从零到一还是从一到零,只能等后世之人来判断了。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意思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后代了。】
大明,建文帝时期。
“这说的太好了。”
李景隆连连点头,看的出来,他对这句话的翻译非常满意。
作为建文帝时期战神级别的人物,他相信自己也可以将敌人斩尽杀绝。
不过相比于他,建文帝就要优柔寡断太多了。
这次出发之前,竟然还说什么不要让自己自己背负上杀害叔叔的罪名。
在李景隆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当那啥还要立那啥,属于是既要又要。
想到这里,他又一次对着建文帝提起了建议。
“皇上,微臣觉得,这次还是赶尽杀绝的好,就像孔夫子所说的一样,斩草除根。”
建文帝还没有回话,方孝孺倒是嗤笑一声。
“我劝阁下还是多看看书吧,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说你第一个做这件不好的事情。你难道没有后代吗?你让你的后代怎么办?”
“它想要表达的是,要我们不要去做坏事,不然你的后代迟早会遭殃,连这个都不明白,真不知道你是干嘛的。”
话里话外,满是轻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