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馬肉蛆,主針箭入肉中,及取蟲牙。
附:蝦蟆肉蛆,主小兒諸疳。
蜻蛉
味辛,氣溫。取青色大眼者,餘黃黑者不入藥。
主補中,益陽,去冷氣。
紅娘子
味苦,氣平。有小毒。初生頭方而扁,尖喙向下,六足,垂翼,黑色,及長則能飛,外翼灰黃,有黑斑,內翅五色相間,秋深生子在樗皮上,故又名樗雞。凡使,去翅足,以糯米炒黃,或麵炒黃,去米麵用。不可近目。
主陰痿,益精強志,行瘀血,療瘰癧,及目中結翳。
壁錢
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長,亦時脫殼,其膜色光白如繭,其蟲有毒,咬人至死。以桑柴灰煎取汁,調白礬末敷之。
主喉痹,鼻衄,金瘡出血不止,牙疳腐臭。
牛蝨
主預解小兒痘疹毒,和米作餅,與兒空腹食之,終身可免痘瘡之患。
蜣螂
味鹹,氣寒。胃、大腸、肝經藥。畏羊肉、角、石膏。凡使,端午自採取,蒸藏,臨用去足,火炙,勿置水中,令人吐。
主小兒驚癇瘈瘲,腹脹寒熱,大人癲疾陽狂,一切痔瘻,疔腫,附骨惡疽,墮胎,出箭簇。
蠐螬
味鹹,氣微溫。有毒。狀如蠶而大,身短節促,足長有毛,生樹根及糞土者,外黃內黑;生舊茅屋上者,外白內黯,皆濕熱之氣,薰蒸而成。蜚蠊為使,惡附子。凡使,收得陰乾,與糯米同炒,至米焦黑,揀去米及身上口畔肉毛,並黑塵,作三四截,研粉用。
主惡血血瘀,破折血,在脅下堅滿痛,月閉,乳閉,取汁滴目,去青翳白膜,點喉痹即開。
按:蠐螬,能行血分,散結滯,故主諸血痹之病。
蘹香蟲
主小腸疝氣。
枸杞蟲
味鹹,氣溫。生枸杞上,食葉,狀如蠶,為蛹時取之,曬乾收用。
主炙黃,和地黃末為丸,大起陽益精,治腎家風虛。
蝸牛
味鹹,氣寒。有小毒。與蛞蝓一類二種,揹負殼者為蝸牛,無殼者為蛞蝓,以形圓而大者為勝。城牆陰處,一種扁而小者無力,不堪用。
主賊風喎僻,踠跌,脫肛,諸腫毒,痔漏,蜈蚣、蠍,蠆毒,研爛塗之;發背,水浸一宿,取出涎水,調蛤粉傅之;小兒撮口臍風,去殼,研塗。
按:蝸牛,性稟陰濕之氣而生,故味鹹氣寒,所以總除諸熱。
衣魚
味鹹,氣溫。衣中少,書卷中甚多。
主小兒臍風撮口,客忤天吊,風癇口喎,利小便。
人部
人發
味苦,氣溫。凡使,取二十歲男子,內外無病,於頂心剪下者。入丸藥膏中,苦參水浸一宿,漉出,入瓶內,火煅赤,待冷研用。退落者亦同。
主五癃關格不通,止血運,血悶,血痢,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治小兒驚熱;煎膏,長肉消瘀;燒灰,吹鼻止衄。
按:發乃血餘,《素問》云:屬腎,以血者,水之類也。王冰注云;腎主髓,腦者髓之海,髓減則發素矣。《類苑》云:屬心,稟火氣而上生;須屬腎,稟水氣而下生;眉屬肝,稟木氣而側生。故男子腎氣外行而有須,女子、宦人則無須,而眉發不異也。時珍又面部分經而屬,未免穿鑿太甚。但腎為血類,心為血主,用之補血,以人補人,故有益於陰甚捷也。
頭垢
味鹹、苦,氣溫。梳上者,名百齒霜。
主噎疾,勞復。
耳垢
味鹹、苦,氣溫。有毒。
主蛇蟲、蜈蚣螫者,塗之良。
爪甲
味甘,咸。凡使,燒存性用。
主燒灰酒服,催生,下胞,陰陽易;刮末,同津液點,去目翳飛絲;吹鼻,止衄血。
牙齒
味甘、咸,氣熱。有毒。兩旁曰牙,當中曰齒。凡使,燒灰用。
主除勞,治瘧,蠱毒,乳癰,痘瘡倒黶。
人中黃
味苦,氣寒。造法:以竹筒入甘草末於內,竹木塞兩頭,冬月浸糞缸中,立春取出,風處陰乾,取出曬乾用。
主天行熱狂,五臟實熱,蕈毒,惡瘡。
人溺
味鹹,氣寒。童子者佳。凡使,入薑汁、韭汁一二點,徐徐服之。
主咳嗽,肺痿,瘧疾渴甚,明目,益聲,血悶熱狂,撲損瘀血作運,吐血,鼻衄,難產,胞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