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氣微寒。嫩鵝毒,老鵝良。
主煉膏灌耳,治卒聾。
附:肉,味甘,氣平。主止消渴,多食發風、發瘡、火薰者尤毒。
雉肉
味酸,氣微寒。雄者文采而尾長,雌者文暗而尾短。春夏食蟲蟻,與蛇交,有毒不可食;秋冬食稻粱,宜食之。
主補中,益氣力,除蟻瘻。
鶉肉
味甘,氣平。合豬肉食,令人生黑子;合菌子食,發痔;四月以前不可食。
主解結熱。和小豆、生薑食,止泄痢;又治小兒疳,及下痢五色。
按:鶉,乃蛙化,氣性相同,蛙與蝦蟆皆解熱治疳,利水消腫,故鶉亦與之同功云。
白鴿肉
(附:卵、屎)
味甘,氣平。
主調精,益氣,惡瘡,疥癬,風瘡,白,癧瘍,炒熱酒服。多食,減諸藥力。
附:卵,主預解痘毒。
附:屎,名左盤龍。味辛,氣溫。主消腫,除腹中痞塊,療破傷風,及陰毒垂死者,消瘰癧諸瘡,炒研敷人、馬疥瘡。
英雞
味甘,氣溫。生澤州有石英處。狀如雞而雉尾,體熱無毛,腹下毛赤,飛翔不遠,腹中常有石英,人食之取英之功也。
主益陽道,補虛損,令人肥健能食,不患冷疾。
按:英雞補益,在諸雞之上,即泰雞亦不及也。泰雞,小冠矮腳嫩毛,飼以胡椒,棲以高架,味香甘細滑,云是餌黃真人丹粒遺種,《綱目》但云發痘瘡,不言其補益,似有未詳,二者較之,果不若此雞,日食諸英之力更勝。
雀肉
(附:卵、雀屎)
味甘,氣溫。最忌合李食,及諸肝食。服白朮人,忌之。
主壯陽,益氣,暖腰膝,縮小便,女人血崩帶下。
按:雀肉,宜冬食之,取其陰陽靜定未泄,而陽氣完全也。
附:卵,味酸,氣溫。五月取第一番者。入右腎命門。主暖精起痿,女子血枯不月,大勝雀肉。
附:雀屎,一名白丁香。味苦、辛,氣溫。微毒。取一頭尖挺直者,是雄屎。凡使,去兩畔附著者,細研,甘草水浸一宿,去水,焙乾用。主點塗不潰癰癤;和首生兒乳,點目中胬肉,赤脈貫瞳仁;和乾薑、桂、心、艾葉為丸,消痃癖,伏梁;急黃欲死者,湯化服之立蘇;咽喉禁塞,溫水末服之;又治風蟲牙痛。
斑鳩肉
味甘,氣平。有大小數種,其用則(注:以下疑有脫字)。
主多食補腎,明目,益氣,令人不噎,久□虛損人,宜食之。
鳧肉
即野鴨,味甘,氣涼。狀似鴨而小,雜□白色,背上有文,短喙長尾,卑腳紅掌,肥而耐寒。又種小者,名鸊鷉,味尤佳。並宜冬月取食。
主補中益氣,平胃,消食,除十二種蟲,大益病人,身有小熱瘡者,年久不愈,宜多食之。
雁肪
味甘,氣平。
主風攣麻痹,煉烊濾過,空心暖酒,調服一匙。
鶴血
(附:腦、卵)
味鹹,氣平。有白、有玄、有黃、有蒼,入藥用白者。
主益氣力,補虛乏。
附:腦,主和天雄、蔥實服之,令人目明。
附:卵,味甘、咸,氣平。主預解痘毒。鸛卵同。
鸛骨
味甘,氣大寒。有烏、白兩種。似鶴,但頭無丹,項無烏帶。
主鬼蠱,諸疰毒,五屍,心腹痛。
鵠肉
(附:羢毛)
一名天鵝,味甘,氣平。身大於鶴,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惟大金頭鵝,似雁而長項,入食為上。
主醃炙食之,益人氣力,利臟腑。
附:羢毛,主貼刀杖金瘡,立愈。
鵚鶖肉
(附:髓)
味鹹,氣微寒。狀如鶴而大,青蒼色,張翼廣五六尺,舉頭高六七尺,長頸赤目,頭項皆無毛,頂皮方二寸許,紅色如鶴頂,喙深黃色而扁直,長尺余,嗉下有胡袋,足爪如雞,黑色。
主炙食,補中益氣。
附:髓,味甘,氣溫。主補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