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也还冷着呢,等四月雨季过了,天才见热。”
说起南中国,云霞也从没去过,功课做得比她还足。
去会馆船运管事那里打听到二等舱乘客每人虽可托带两只箱笼,但联想到二等舱两间房四个床位,正好教授夫妇一间,教授女儿和她一间。一家三口行李怎么也比她多,即便她不能时时帮把手,也不好给旁人拖了后腿,清点来去,最后只打算携带一只行李出行。箱笼里衣服是最少的,她也解释给云霞:“等到了热带再买,比三藩市合适宜得多。”
因为八月底得回哈佛报道,教授却不急,返程只得她一人,可以在香港再买一只箱笼带上二等舱。她也可以在南中国多挑一些好东西带回给云霞,还有同住花街的几个女孩。
云霞抱着去联合街买来的一堆夏装抱怨:“我受够了这经年只有一个季节的城市,想去热带穿好看的裙子。”
淮真大笑,“可以叫早川带你去佛罗里达,或者,达拉斯。”
云霞白她一眼,“我怎么不去墨西哥呢?”
淮真道,“也可以啊。”
云霞自顾自道,“ucb只有三月去檀香山的课程,下半年不知有没有去香港的。”
淮真笑,“下半年?我都回来了。”
去东岸没给花街的女孩们带礼物,淮真一直心里愧疚。正逢回香港,便问雪介与黎红有没有想要带的礼物,两人列给她一张英文字条,但都是些便宜轻便的小件儿东西:沙滩披肩、低价连衫裙、日历画报,殖民地上卖的英文小字圣经,还有雪介想买的仿毕加索小幅油画。她们也不太了解南中国,便又说云霞想带的玩意,她们也要一份。淮真一一记下来。
周围朋友大多上了大学,黎红不擅长念书,因此既羡慕也苦恼。恰逢她提起最近长城画片公司在她舅舅位于洛杉矶的“新西贡”越南餐厅拍西部片,淮真偶然提起:“不如黎红去帮帮忙,顺带叫摄影师教你拍片?”
黎红说也不是不行,但有点犹豫。
云霞立即劝她去,说淮真学过中国古老的周易扶乩,赚钱一赚一个准,信她总没错。不论如何,也能去派拉蒙长长见识。
朋友们一席话,很快使她下定决心去洛杉矶。
哈罗德同她讲的关于西泽那一番话,她没同任何人提起过,以免讲错了话,给他与哈罗德都招致麻烦。
私下里,她只告诉云霞,西泽最大的上司曾做过驻港领事,他手下的副助理通常也都会去远东的英属殖民地。
云霞这才恍然:“所以你去香港的原因是这个?”
淮真叫她千万谁都不要讲。
云霞思来想去好几天,有天躺在床上又忍不住问:“你跟他什么希望看不见时将他心都伤透了,见他前途大好时又跑回来……会不会让他觉得你踩红捧低?”
听云霞这么讲,淮真莫名有点开心,笑了起来。
云霞纳闷,“你笑什么?”
她说,“他要真这么想才好,大家公平,我也不至于愧疚到今天。”
云霞听得直摇头。
改天考完试回来将淮真叫去企李街吃美式快餐,将她自己手头所有股票,家里所有积蓄,季家老一辈在广东的田产铺头统统收罗出来给淮真,说,“他要是欺负你,就给他看这个,你家有钱,我家也不差。”
大庭广众地,将淮真吓得汉堡里的肉饼都掉了出来。
临近一月底,四五白人找上家门来,递上大红的邀请帖,说经人推荐,邀季淮真小姐参加年初十的华埠小姐赛,想给她拍个照,做个简短采访。
淮真当即拒绝,又问是谁推荐。
来人说,华埠小姐名单通常在被推荐最多的二十四个名字中选择,曾有十九人推荐她参赛,排的很前。
邀请人将所有好处都讲给她听,比如参赛便有两百美金奖励金,最终得名前三各有三千、一千和五百不等奖励,更有机会结识诸多前来华埠的名人,往后念书、工作,都不愁找人写推荐信;如今好莱坞找华人演员拍电影,大多时候也会考虑曾在华埠小姐赛上露过脸的。
淮真一开始心平气和的拒绝,初九便要乘船去香港。
那边却怎么都不信,说念书哪里比华埠小姐要紧?不知多少东岸高材生都请假回华埠参加大赛。
几次以后,竟然打扰到伯克利去,给云霞派利是,让她回家劝妹妹。
云霞当然没收。回家将这事告诉淮真,将她气得将婚戒给那几人看:“已婚妇女也能参加华埠小姐赛了?”
几人哑口无言,便再没上门来找她。
过了一周,仁和会馆以华埠小姐主办之名送上来一只“dragon daughter”的金色奖章。云霞将那奖章挂在阿福洗衣最显眼的地方,一看就笑得不行:“我说嘛,果然是小六爷借着华埠小姐大赛之名来留你。”
淮真说,“我好歹也比小六爷有点自知之明。参加华埠小姐赛的都是些什么身段?我要去了,跟母鸡里站了只鹌鹑似的,不笑死人?”
云霞倒不乐意了,说,“哪有自比鹌鹑的?款式不同罢了,我们妹妹还是很招人疼的。”
离港日子越近,淮真越有些忙不过来。
洗衣店在新年假期正式招工开始,引得好些穷困潦倒的白人想进唐人街来找工作。唐人街老一辈大多不讲英文,只得洗衣铺家中几个小辈去给白种工人面试。一到周末,云霞便从伯克利赶回家帮忙,忙的快要脚不落地。
淮真在布力梨神父那里得工作到离港前的礼拜六;除此之外,惠氏诊所关门后,也常有一些唐人街居民想要的药材,经由惠老头办理,成箱的寄过来,统统得由淮真替他清点。惠老头自己却不知在哪里逍遥快活,即便发电报也不知该发往哪里。
直到二月初,帕斯域电报局的堂倌才送了一封惠老头电报信上门来,里头只言简意赅的写着“k小姐,干姜、党参一箱,十五日船送达”。
淮真起的让人照地址毫不客气回:“十四日乘船去港, k小姐干我屁事”。
哪知帕斯域电报局的小伙却说,发往菲律宾越洋电报一个字二十五美分,十五个字,统共三美金五十分。
隔日电报回来,寥寥十字“正好四月十五来港一叙”,压根不提药材应该怎么办。
若不是离港在即,心情雀跃,淮真险些能给他气死。
淮真手头的钱,交了学费之外尽数给了季家,没有什么余钱。因为一早便对南中国口岸上的官方、黑市美金汇率有所耳闻,所以到临走前的礼拜六,从布力梨神父那里结了这三月来九十美金工钱,一并去富国快递换了三百块钱的香洋。三十块钱足够刘霓君拖家带口在上海生活两月,她在香港既不交房租,宿舍也供免费早晚餐,返程船票由学校替她支付,三百块怎么算起来都足够了。临走前几天,罗文又去富国快递跑了一趟,替她换了三百块孙大头与袁大头,连带她上回回国的钱一块给她五百块带在身上,说香港鱼龙混杂,什么货币都有用得上的时候;又或者总得去一次岭南玩,不可能用不上银元。又将自己在美国汇通银行香港分行的户头交给她,叫她随时缺钱,便打电话问家里要。
香港前年起便和美国通了国际长途电话,这倒提醒淮真,特意去报社往花街公寓订了半年份的《华盛顿日报》,让她替自己留意着上头的消息。等她住进教会宾舍便告诉云霞联络方式,如果有和西泽有关的消息的话,务必打电话,或者发电报到香港告知她。
一家人几乎就这么一气忙碌到过年,直至送淮真上船那个早晨才缓过劲。
淮真的行李不多,一人拎足矣。除开季家人,云霞仍旧叫上早川一起为她践行,因为两人都知道码头拥挤,教授夫妇要照顾女儿,恐怕照应不了这么多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