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沈筝刚出门准备去坝上,便被一队浩浩荡荡的车队堵在了府门口。
而那架打头的马车,她很是熟悉。
见余时章从车厢内出来,她哭笑不得:“您这是来攻打沈府了?”
余时章下车后捋了捋衣裳,轻斥:“大清早的,尽乱讲,我这是给你送宝贝来了。”
“宝贝?”沈筝看向他身后的马车。
数架马车的车板上,是满当当的货物,货物上被盖了麻布,引人好奇。
余时章将她带到第一架马车面前,将麻布掀起了一角,油墨香扑鼻而来。
“书?”
蓝皮的,白皮的,甚至还有绿皮的。
但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点。
“还都是老书?”
“对咯。”余时章从面上随手拿起一本,“《十年灯火笔谈》,前前前朝三元及第状元所著,失传已久,崔相府中搜罗的。”
“三元及第?”沈筝微讶,而后了然,“厉害的人,有事没事的就爱写点人物小传。”
“你考虑何时也写一个?”余时章打趣。
沈筝动了动手指。
她写啥?
《我与系统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我在黑网吧当网管的那些年?》
还是《穿成荒年女县令,带》?
一个寒颤后,又见余时章拿起了另一本书。
“《饮馔小识》,主讲食材处理、美食做法,又结合了医道,讲述了饮食禁忌等生活常识。”
沈筝了然,“高端养生菜谱。”
“”余时章白了她一眼,又拿起一本,“《农桑月令辑》,按月份记录农耕、养蚕、蔬果种植的时令技巧。”
沈筝点头,“种田文必备。”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余时章倒懂不懂,也不问她,而是又拿起一本,“《竹窗吟话》,这本你绝对想不到。”
沈筝接过那泛黄的古籍一看。
这是一本文人闲居时,随手写下的诗词唱和与创作闲谈。
“这?”
沈筝好像有些懂了,这类书确实少见。
“你看出来了吧?”余时章轻点著作者的名字,“这是位女诗人,不过应该不在人世了。”
沈筝一看那著作日期——光正八年。
一百多年前。
“倒也不用说得如此委婉。”沈筝翻开书页看了两页,“这位若是在世,这本就不是散作,而是长生之道了。”
余时章轻哼,“说什么你都要来两句,今日有心事?带这些书来给你看,是我有个想法”
二人站着说也不是事,一合计就入了马车。
余时章率先开口:“这些书,都是我从各家收集而来的,也就是将来会入阅览楼的书。早在我登门收书之时,岳震川几人便有言,这些书可供同安书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