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宁王妃大手一挥,这件事就算翻篇了。
不过,李遇的日子并没有因此闲下来。
师尊说要办一场收徒的晚宴,并且还要给李遇找几位新师父,所以督促他好好表现,不要让师尊丢了颜面。
正是这一句话。
李遇顶着寒冬练剑,勤耕不辍。
直到这一日。
寒风呼啸,王府上下被白雪覆盖,树枝上也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闪烁着寒光。
白雪中,有清越的剑鸣响起,一道人影在越来越大的风雪中来回挪移,伴随着锃亮剑光不时出现,似是代替明月来照亮这座庭院。
李遇的几位叔伯立于檐下屋中,望着冒雪练剑的李遇,目光对视,最终沉默无声。
平日里李遇的勤勉,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那练功的势头,用“勤勉”来形容还不够,得用“拼命”来说才比较合适。
冯二叔欲言又止,转头看向旁边的李四叔,叹了口气。
“老四,遇哥儿这样子,你就不心疼么。”
“心疼。”
李四叔难得没有口是心非。
甚至可以说,他才是四人里注意力最集中的,如果李遇出了岔子,他将会是最先赶过去的。
郑三叔亦是求情了一句:“老四,遇哥儿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如……”
此话一出,李四叔徐徐眯眼:“并非是我逼他,而是时不我待。昨日王爷带回消息,卫大将军时日无多了。”
“什么!!”
这句话犹如惊雷,在众人心头炸起。
卫大将军,本名卫烬,受封“卫国公”。
他是最早追随太祖起兵的一批将领,辅佐了三代唐皇,宛如定海神针一样坐镇军中,多次举兵击溃了北方狼国,这才有了大唐这些年的盛世景象。
算起来,卫国公是大唐开国的第一代勋贵将领里,唯一还在人世的。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宁王之师。
正在这时,一道人影从屋内走来,正是宁王。
宁王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他看着风雪中的人,喊了一声。
“李遇。”
李遇听到师尊喊他,立刻跑了过来。
还不等他见礼,宁王就一把拉过他往外:“走,同为师去国公府。”
……
师徒二人坐上马车,在漫天风雪的目送下,顶着夜色朝国公府赶去。
卫国公府。
李遇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大唐军神,卫国公“卫烬”。
当然,如果关起门来,那么李遇应该喊他师祖。
李遇二人进来时,卫烬正靠在榻上,一边喝茶,一边翻阅兵书。
卫烬今年八十有七。
满头白发,身形佝偻……诸如此类用以形容老者的词语,全部可以在他身上找到特征。
不同之处在于,卫烬仿佛天生就有一种不急不躁的儒将风范。
他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表象,却叫人永远看不透,卫烬的心里究竟藏着什么。
卫烬放下兵书,打量着宁王…身旁的李遇。
少年人强盛异常的气血,在他们这等武道有成的人眼里,根本藏不住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