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泥瓦匠下船的时候,王德中紧跟在后边,可是,随着人流攒动,再加上泥瓦匠和农夫故意躲着他,很快,他俩就消失在王德中的视线里了。
王德中很奇怪,这俩人怎么不认识,但是看衣裳又很眼熟。
王德中拎着箱子下了船,他打算先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再去办事,反正上峰没有限定日期,只说越快越好。越快越好,这就有灵活度了,你的快未必是我的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这个苦差事没人愿意来,王德中打算多待两天,管他呢,至少要逛一逛看一看,否则真的白来了。
王德中不知道,他身后跟了一男一女。
男女正是李英和王梅。
他俩倒不是看上了王德中的行李箱,而是奉小安的命令跟踪他。
小安给李英和王梅的交代就是,盯紧他,至少要知道他住在哪里。
李英和王梅在心里已经把小安当成自己人了,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老贼王都看重的人,他们没理由不听从差遣,而且是心甘情愿的听从。
崇拜往往是从佩服开始的。
小安的本事让他俩折服,无论是身手还是功夫,他俩都望尘莫及。
小安下了船,招手叫了辆黄包车直奔白云饭店。
白云饭店,广州城最好的饭店。
小安付了车钱,拎着行李箱不紧不慢地迈进了饭店大堂,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小安稍微休息了一会,又洗了个澡,这才下楼找吃的。
华灯初上,街上车水马龙,端得热闹无比,问过一个阿伯,小安找到了明日接头的花旗银行。
按照约定,明日上午九点,来人会和小安在银行的大楼接头,小安把支票交给对方即可。
因为银行已经下班,小安没机会进去探查一番,在外边随便找了家面馆对付了一下,小安就回了白云饭店。
小安本就不喜欢闲逛,更何况身上还带着巨款,安全起见,也不能在外久留,虽然小安并不惧怕任何人。
小安回到饭店,正要上楼,不想却被两个军人拦住了,小安正要发火,不想对方却施了一礼,然后为首的一个谦恭地说道:“请问是不是小安先生?”
原来对方是陶省长派来的,请小安赴宴来了。
小安有些哭笑不得,早说啊,我饭都吃完了。可是,碍于面子,小安思忖了一下,还是跟随两个军人上了轿车。陶省长的面子不能不给。
陶省长怎么知道小安在这白云饭店住下的,这让小安很纳闷,不过,他不好当着俩军人的面问,问了也未必知道。
车子行驶了十几分钟,停在了一处大别墅前,早有人候着了,一俟车辆停稳,候着的人就小跑着过来,急忙拉开车门把小安请下车。
见过世面的小安并不胆怯,昂首挺胸在俩军人的引领下进了大别墅。
这竟然是陶省长的家宴,陶省长居中,杜大侠坐在他右边,左边的座位空着,显然给小安留着的。
看到小安,陶省长当即站起身,朗声招呼道:“小安,快过来,这边坐。”
小安施了一礼,笑着说道:“陶省长,您要早一会派人去多好。”
陶省长和杜大侠闻言一愣,皆是好奇地看着小安,等待他说出下文。
“我刚刚吃过饭,你派的人就到了,早知道我就不吃了。”
小安的话引来一阵大笑,陶省长笑得那个开心啊,谁也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来这么一句话。
惹人发笑的不一定是笑话,有时候实话也可以。
一顿饭宾主尽欢,小安告辞时,陶省长竟然还拉着他合了影,说是留个纪念,并邀请小安办完事的时候再来陶府做客,有些事情他要跟小安探讨探讨。
小安可不敢自大,面对知识渊博又敦厚的长者,小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他笑着说道:“陶省长说笑了,小安狗屁不懂,只有跟您学习的份,您要说讨教,那不是折煞小安么。”
杜大侠在一边频频颔首,这小子,实在太对他的脾气,真是不骄不狂,温润如玉的好少年。
还是接小安的那俩军人送小安回白云饭店,回去的时候,俩军人的态度一个大转变,比之前活络了许多,态度好得不得了。
其实俩军人也纳闷,省长怎么会邀请这小子参加晚宴,貌似关系还很不一般,他们跟随陶省长甚久,却也知道能让陶省长看上的人并不多。
可能,这是陶省长的至近的亲戚,或者好友的小孩,俩军人这样猜想,可是,一会,他们就知道答案了。
轿车平稳地行驶着,因为晚上了,街上行人并不多,返回时比去时竟然快了不少。
轿车过一个弯再直行二百米就是白云饭店,可是,就在轿车刚拐过弯时,一辆黄包车突然从斜刺里冲过来,若不是司机眼疾手快踩刹车,只怕径直撞上去了。
司机一脚刹车,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响起,司机摇下窗玻璃破口大骂。
“傻仔,找死啊。”
小安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感觉,这让他想起救下董天南那一次,区别只是一个是轿车,一个是黄包车。
“师傅,快走。”
小安话音未落,黄包车夫突然撩起衣襟,掏出枪就给了司机一枪,司机当场头一歪,伏在了车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