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当京城大搞政治建设时,辽东却也不平静。
虽然皇帝要他带兵回京献俘的圣旨已经到了,但同时传到的还有一道要他安顿好辽东后,再带兵回去。
为此,即便是传回了努尔哈赤死的消息,熊廷弼也没急着踏上回京的路途。
他可不想,他回京见趟皇帝,回来辽东又让建奴给祸害了。
为此,熊廷弼搁辽东又开始了一轮调兵遣将。
阿敏带着的降人,安排在了广顺关外,他爹舒尔哈齐当年打算自立的时候,就是打算在这里建窝,现在让阿敏在这里也算是一种传承了。
秦家兄弟和白杆兵被留在了叶赫部旧城,一方面是监督那些个被“解放”的叶赫女真,一方面是向北,劫掠逃跑的建奴。
开原城的防务,被移交给了张名世率领的四千南兵营,戚金要被带回京城。
尤世功留守铁岭,贺世贤驻沈阳,侯世禄移驻鸦鹘关。
童仲揆、张神武等四川、云南都司将领同他一起返京。
而姜弼所带领的武靖营,则是移驻定辽右卫,交给了杨镐调遣。
公平的讲,杨镐这一年来干的不错,很好的完成了袭扰建奴后路的工作,而熊廷弼如今将武靖营,这个辽东本地兵马交给他的意思也很明确,给你增兵了,别说我老熊不给你杨镐机会。
抚顺关外,萨尔浒旧战场之上,白旗招展,长幡飘飘。
“将士们,我大明,赢了!”
头缠白布,看着一具具已经被架在了火上的枯骨,熊廷弼眼含热泪,将手中的酒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杨某给众将士赔罪了!”
与熊廷弼相同的,是被熊廷弼叫来了萨尔浒的杨镐。
没人是铁石心肠,即便失败的原因是朝廷催促的甚急,但这些人说到底都是他杨镐的手下。
“点火吧。”
随着一声令下,火光冲天,一具具尸骨,在火光中化作飞灰。
傍晚时分,待到稍晚后,自有人拿着陶罐上前,将骨灰装好封坛,带回去。
“部堂。”
待祭拜完后,傍晚时分,熊廷弼的临时行辕之中,有士卒来到熊廷弼的身边。
看向来人,熊廷弼开口问道。
“萨尔浒之战时,几位阵亡的将军尸骨找到了吗?”
“大多都找到了,但杜松将军的尸骨被建奴带走夸功,我们拷问了很多俘虏的建奴头人,他们也不知道被带到了那里去。”
惭愧的低下头,士卒声音低沉的到。
不管杜松怎么轻功冒进,致使大军失陷,但都是大明的家事,却被建奴拿走尸体夸功,很是让人恼怒。
“哎。”
闻言,熊廷弼叹了口气,目光转向了堂中的数口棺材。
总兵官王宣、总兵官赵梦璘、参将柴国栋、游击将军王浩、游击将军张大纪、游击将军杨钦、游击将军汪海龙。
这还只是西路军战死的高级将领,若是再算上其他两路和中低级将领,萨尔浒之败死伤三百多员,差点儿就打的大明军界青黄不接了。
“令人将这些棺椁装上马车,回京吧。”
叹了口气,熊廷弼从地上站起来,下令道。
“是!”
一拱手,那士卒就出去传令。
很快,熊廷弼的经略卫队就带着一车一车的骨灰罐与一副副棺材,向着沈阳而去。
“希望你回京之后,还能回来吧。”
站在抚顺城的城头之上,看着离开护送熊廷弼离开的队伍,杨镐摇头叹息道。
身为一个文人,对大明的政坛,他很是绝望。
因为大明的政坛上,有一个怪像,越是能干事儿的人,越是有罪。
对于杨镐的担心,熊廷弼自己也是清楚。
他能在辽东安稳的留到如今,全是靠着皇帝用冯三元和顾造的全家换来的。
如今,建奴已灭,熊廷弼心里也有些担心,会不会面临一个兔死狗烹的局面。
不过,即便如此,熊廷弼依旧踏上了回京的旅途。
带着四千余兵马,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后,终于赶在十月走完前,回到了京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