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这话,就差说他想造反了。
“起来吧,别跪来跪去的。”
知道自己话说的重了,朱由校只能抬手让刘时敏起来。
“你前面说的对,但也不对。”
从地上站起来,朱由校在堂中转了起来。
“是要给印,但这印是要给毕自严的,而不是给内阁的。”
终于,朱由校下定了决心,拉出块宣纸,在上面写下了六个字“内阁首辅之印”。
想了想,朱由校又觉得不对,提笔划掉了内阁两个字,而后又写下了一段话。
“家贫思贤妻”
“国乱思良臣。”
看着自己写下丑的批爆的几行字,朱由校摇了摇头。
“将这些字抄一遍,用楷书。”
将笔放下,从桌前退后,朱由校转头对刘时敏道。
“是。”
闻言,刘时敏也不意外。
皇帝的字写的丑,这都是日常了。
小心翼翼的抄完了皇帝的字后,刘时敏看向皇帝,等候下一步的吩咐。
“知道怎么刻吧?”
指着桌上的条文,朱由校向刘时敏问道。
“印文是首辅之印,印背上刻批语。”
闻言,刘时敏当即道,这点傻子都能看出来。
“对咯。”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由校对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那皇爷,用什么料刻呢?”
就在这时,刘时敏出声音又问道。
“是金料、银料、铜料,还是木料。”
“料。。。”
听到这话,朱由校就顿住了。
刘时敏看似在问材质,但实际上问的是要不要形成惯例。
印绶,是有一套严格制度的。
以秦汉为例,印分金印、银印、铜印之等;印上有纽,纽作龟纽、鼻纽之别;绶有绿绶、紫绶、青绶、黄绶、黑绶之差。
而大明则是按照高低分为银印和铜印,金印那都是藩王和赐给外国国王的。
而木头刻个印,代表的则是临时。
“用什么料。”
听着刘时敏的话,朱由校陷入了一阵纠结之中。
如果用银料,就会在官场上放出一个消息,就是他要恢复相制,以后成为惯例。
这在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不是个好事。
“用木料,不过,用金丝楠木的。”
眼珠子一阵滴溜溜的转悠,朱由校一挥手道。
“你再替朕草拟一封圣旨,大意就是朕今尚幼,要安心练兵。。。”
说到这里,朱由校又挥了挥手。
“是要安心读书,朝中大事问朕,小事,悉由毕自言决断。”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脸色古怪的点了点头。
皇帝这既要又要的样,可真看得人拧巴啊。
从桌上拿走皇帝写下的字,刘时敏就转头去寻匠人,雕刻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