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之八人物志
第(15/24)页

朱杜氏道光十五年,壽九十七,五世一堂。以上銅梁。趙國亮嘉慶二十一年,壽九十歲,親見六代。李朱氏李中華妻,道光二年,壽九十三歲,五世一堂。鄧白氏尚珍妻,道光十五年,八十八歲,五世一堂。李德芳道光十五年歲,八十七,壽五世一堂。

張葛英事母以孝聞,好施多隱德。年七十八,五世一堂。吳蘇氏吳大明母,壽一百三歲。以上安居。

熊劉氏夢弼妻,道光十五年,百有一歲。趙劉氏學明妻,道光十五年,壽一百歲。田周氏玉龍妻,道光十五年,壽一百歲,五世一堂。楊昌本妻舒氏道光十五年,齊眉九十,俱大足。雷藍氏乾隆五十五年,壽一百歲。左王氏道光九年,壽一百歲,五世一堂。謝正升道光二十年,壽九十三歲,五世一堂。邱學元道光二十三年,屆百歲,五世一堂,親丁百口。周何氏道光二十三年,屆百歲,五世一堂。

以上璧山。梁 棟嘉慶間,壽一百四歲。潘李氏嘉慶間,壽一百歲。二十一歲守節。陸冶庭監生,嘉慶十七年,壽一百歲。錢成才妻王氏道光十六年,一百零四歲。張文聰、李氏夫婦善事父母,父年七十七,母年九十八。今夫婦俱七十六,舉案齊眉,五世一堂。

以上俱定遠。戴仕琳江北廳人,嘉慶十五年,壽九十八歲。徐李氏江北廳民婦,嘉慶十五年,壽一百二歲。

謫宦宋

程 頤《宋史 ·道學》本傳:頤,字正淑,河南人。年十八遊太學。見胡瑗瑗,處以學職。哲宗初,司馬光呂公著其疏其行誼,擢崇政殿說書,出管勾西京國子監。久之,加直秘閣,再上表辭。董敦逸複摭其有怨,望語去官。紹聖中,削籍竄涪

州,李清臣、尹洛即日迫遣之。欲入別叔母,亦不許。明日贐以銀百兩,頤不受。徽宗即位,徒峽州,俄複其官,又奪于崇寧。

卒年七十五。頤於書無所不讀,其學本於誠。以《大學》《語孟》《中庸》為標指而達於六經,動止語默,一以聖人為師,其不

至乎聖人不止也。涪人祀頤於北岩,世稱為伊川先生。嘉定十三年,賜諡曰正公。淳祐元年,封伊陽伯,從祀孔子廟廷。劉 彝《宋史》本傳:字執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凡所立綱紀規式,彝力居多。第進士,移朐山令。治簿書、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 “治

築”。後知桂州,會交趾,

欽、廉、邕三州,坐貶除名,編隸涪州,徙襄州。元祐初,以都水丞召還。著《七經中義》百七十卷,

《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吳 敏《宋詩紀事》:敏,字元中,真州人。大觀二年,辟雍私試首選,擢浙東學事司幹官,充館職。欽宗即位,知樞密

院事。拜少宰,謫涪州安置。

馬文升《明史》本傳:字負圖,釣州人。登景泰二年進士,授禦史,以父喪歸。滿四之亂,陝西巡撫陳價下吏,即家起文升右副都禦史,代價與總督項忠討平之。文升選將練兵,剪除劇賊。修茶政、易番馬以給士卒,績甚著。是時,孛羅忽滿都魯

加思蘭比歲犯邊,文升請駐兵韋州,而設伏諸堡待之,遂敗寇黑水口,擒其平章迭烈孫,又敗之湯羊嶺,名其嶺曰 “得勝堡”,勒石紀之而還。十一年春,總制三邊軍務,尋入為兵部右侍郎。明年八月,整飭遼東軍務。巡撫陳鉞貪而狡,將士小過輒罰。馬文升上邊計十五事,因請禁之。鉞由是嗛文升。文升還部轉左。十四年春,鉞以掩殺冒功激變中官,汪直欲自往定之,帝令司禮監懷恩詣內閣會兵部議。恩欲遣大臣往撫以阻直行,文升疾應曰:“善。”恩入白,帝即命文升往。直不悅,欲令其私人王英與俱,文升謝絕之。疾馳至鎮宣璽書,撫慰無不聽。撫者事定,直欲攘其功,文升乃推功與直,然直內慚。文升又與直抗禮,奴視其左右。直益不喜,而陳鉞益諂事直,日夜

文升,思中之未有以發也。明年春,以遼東屢失事,遣直偕定西侯蔣琬,尚書林聰等按之。會余於俊劾鉞,鉞疑出文升意,傾之益急。直因奏文升行事乖方,禁邊人市農器致怨,叛乃下。文升詔獄,謫戍重慶衛。直敗,復原官。

流寓宋

尹 焞《宋史 ·道學》本傳:字彥明,一字德充。世為洛陽人,焞少師事程頤,常應舉,發策有誅。元祐,諸臣議焞曰: “噫,是尚可干祿乎?”不對而出。靖康初,種師道薦焞德行,賜號和靖處士。金人陷洛,焞闔門被害,焞死復蘇,門人舁置山谷中而免。劉豫以禮聘,焞不從,以兵恐之。焞自商州奔蜀,至閬,得程頤《易傳》十卦,于其門人呂稽中又得全本,于其壻邢純拜而受之。紹興四年,止于涪程頤讀《易》地也,辟三畏齋以居,邦人不識其面。侍讀範沖舉焞自代,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說書,以疾辭。范沖奏給五百金為行資,遣漕臣奉詔至涪親遣。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頤而後行。當是時,學于程頤之門者固多君子,然求質直宏毅、實體力行若焞者蓋鮮。頤嘗以魯許之,且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尹氏子也。”其言行見於《涪陵記善錄》,為詳有《論語》及《門人問答》傳於世。

王 新《璧山縣誌》:湖廣麻城人,任四川建昌道。居官清正,年老致仕不能歸,流寓璧邑。正己率物,邑人奉為楷模。

國朝

向官德《銅梁縣誌》:河南彰德府人,寓銅梁五十年。與王搢友善,志切濟物。嘗於迎恩門外捐置義塚,卒年百有四歲。搢葬之油榨房側。

吳質存江蘇武進廩生,熟於三禮掌教,重璧書院多士景。從《璧山縣誌》。

藝術宋

張思訓《宋史 ·天文志》: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巴中人張思訓,創作渾天儀,以獻太宗,召工造於禁中,

年而成。詔置於文明殿東鼓樓下。其制起樓高丈餘,機隱於內,規天矩地。下設地輪、地足,又為橫輪、側輪、斜輪,定身關、中關、小關、天柱、七直神、左搖鈴、右扣鐘、中擊鼓以定刻數,每一晝夜周而復始。又為十二神,各值一時,至其時,則自執辰牌,循環而出。隨刻數以定晝夜短長,上有天頂、天牙、天關、天指、天抱、天束、天條,布三百六十五度為日月、五星、紫薇、宮列、宿鬥、建黃、赤道,以日行度,定寒暑進退,開元之法。運轉以水,至冬中,凝凍遲滯,遂為疏略寒暑無准。今以水銀代之,則無差失。冬至之日,日在黃道,表去北極最遠,為小寒,晝短夜長。夏至之日,日在赤道,表去北極最近,為小暑,晝長夜短。春秋二分,日在兩交,晝夜平分。寒暑進退,皆由於此。並著《日月象》,皆取仰視。按舊法,日月、晝夜、行度皆人所運行。新製成,于自然尤為精妙,以司訓為司天渾儀丞。

李 戡《方與考要》:昌元縣南有老鴉山,有李戡、李戣兄弟善棋。會虜索棋戰于國朝,詔求天下善奕者,蜀帥以戡應詔。虜望風知畏,不敢措手。

蒲大韶《春渚紀聞》:近世所用蒲大韶墨,蓋油煙墨也。後見續仲永言:紹興初,同中貴鄭幾仁撫諭少師吳玠于仙人關,回舟自涪陵來,大韶儒服手刺,就船來謁。因問油煙墨何得如是之堅久,大韶雲:“亦半以松煙和之,不爾則不得經

久也。”

林 端《涪州志》:號虛,泉州人,生而穎異,幼就外傳常見有黃冠相隨。父母問之,秘不言,長多幻術。一日,刺史往謁,留飲於家圃。珍饈羅列而筵閑,蠅蝸營營。刺史問曰:“是可驅否?”端曰:“可喚從人取泥一握,捏作蝦蟆數頭跳躍幾上,蠅蚋盡避之而飛去。”刺史又惡池中蛙聲聒耳,問曰:“是又可驅否?”端曰:“可取白紙數條,碎作寸許,投之水中,其聲即止。”次早視之,諸蝦蟆項上各帶一紙枷,並不濕爛,而蛙欲作聲不可得。然其平日所進言于刺史者,皆以省刑罰、薄稅斂、忠君愛民之大旨。謂某之小技,不過於飲食筵前博一嬉笑耳,故一時士大夫樂與交遊。後滇南沐公遣使迎去,未知所終。

國朝

鮮與尚江北廳人,性磊落,工草隸,尤善畫牛。人得之如獲拱璧。後徙他鄉,不知所終。

仙釋古

赤 斧《列仙傳》:巴戎人也,為碧雞祠主簿,能作水

煉丹,與消石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髮生皆赤。後數十年上華山,取禹餘糧餌,賣之於蒼梧湘江間,累世傳見之。手掌中有赤斧焉。

張府君《華陽國志》:江州縣北水有銘,書詞雲:“漢初犍為張君為太守,忽得仙道,從此升渡。”今民曰 “張府君祠”。

藺沖虛《一統志》:涪州人,居精思觀。神龍乙巳秋一夕,乘雲而升。然獨角《太平廣記》:渝州仙池山在州西南江津縣界,岷江南岸。其池周回二里,水深八尺,流入岷江。傳有仙人姓然名獨角,以其頭有角,故表其名。自揚州來居此,池邊起樓,聚香草置樓下。忽登樓,命僕夫燒其樓,獨角飛空而去,因名仙池。注出《渝州圖經》。韋 昉《一統志》:蜀人。夜泊涪陵江,忽遇龍女遣騎迎入宮,後昉登第。十年知簡州,龍女複遺書相迎,敕命昉充北海水仙。善 曉《北夢瑣言》:合州有璧山神,鄉人祭必以太牢,不爾致禍,州里懼之。每歲烹宰不知紀極。蜀僧善曉早為州縣官,苦於調選,乃剃削為沙門。堅持戒律,雲水參禮,行經此廟,曰:“天地郊社,薦享有儀,斯鬼何得僭天地之祀!”命斧擊碎土偶數軀,殘一偶,而僧亦力困。稍蘇其氣,方次擊之。廟祝祈曰:“此一神從來蔬食”,由是存之。軍州驚愕,申聞本道,而僧端然無恙。

五代前蜀

王帽仙《十國春秋 ·前蜀本傳》:蜀人也,失其名。居常出入

,為人飾敝冠,號王帽子。性落魄,忘爾我。暮則臥涪州天慶觀,一夕間暴死。道士斂貲葬之。甫匝月,王自果州貽書來,始知為屍解。

宗 璉《一統志》:石照人,姓董,住潭州大溈山。有僧過其廬,指燈示之,曰:“燈照汝耶,汝照燈耶?”答曰:“燈亦不照我,我亦不照燈。”額其室曰:“窮谷劉錡鎮荊南,問窮谷何義?”璉曰:“心盡曰窮,性凝若穀。”禪機敏速,應答如流。徐神翁《一統志》:嘗居樂溫之北真觀,相傳神翁於此飛升去,今觀之右飛仙台尚存。後人有 “仙翁去後留蹤跡,丹灶沈沈銷翠煙 ”之句。今題詠甚多。

石頭和尚舊《通志》:合州人,幼入景德寺為僧,有戒行。一日,鑿石出火,遂大悟。作偈曰 “石頭和尚,咬嚼不入,打破虛空,露些子跡。”後築室釣魚山,終日危坐誦經,自甃石為龕,端坐而逝。有《草庵歌》傳世。《合州志》:石照人,姓郤氏,名自回。

白 啟《江津縣誌》:任江津令,煉形養性,得神仙之術,卒,葬縣北之白君山。趙 覺舊《通志》:居合州飛龍觀。嘉祐中,沖舉而去,觀側二井深不盈尺,水可愈疾。人以淨巾覆之默禱,少頃,井即泛溢。今禮鬥台石上尚有衣履痕。真 容《一統志》:榮昌人,姓徐氏。自幼為觀音寺僧,有戒行。卒後轉生於璧山縣魏伯祿家,年十七不能言。一日,

忽謂其家曰:“吾生前故觀音寺僧,行當還矣。”曆談前生事不爽。僧眾往見皆知其名。邑令周俊密遣人觀之,容先令寺僧具茶候於途。人皆異之,號為神僧。一日趺跏而化。

鑒 公《定遠縣誌》:何氏子,字子澄。八歲披剃於天宮院,經史百家靡不涉覽。出遊至郢州太陽山,數年又至隨州太洪山,後還定遠。紹興十四年夏,召集門人,微笑而逝。

無 為《長壽縣誌》:辛氏子,名惟學,為縣役六載,受笞責,乃落髮為僧,居高磴山,精思苦行三年,不設臥具。將往峨嵋途中,見樟樹身空如盎,因趺坐於內,數月豁然悟,仍循途歸。時鄰邑大旱,祈禳不應,無為往設壇,不數日大雨。涅磐之日,說偈一百二十有八。

維摩師《大足縣誌》:嘉定柳樹生癭,癭破,師坐其中。州吏見而吒之,遂抱回撫育之。年十六,披剃於大足寶鼎寺。習苦修真,創建梵殿。年八十三卒,人謂之毗盧佛,建塔

之。

智 鳳《大足縣誌》:大足趙氏子,生於沙溪。五歲入寺即能持誦經咒。年十六西游彌牟,回重修寶鼎殿宇。嘉熙年卒,判官席存著為作銘。

第(15/2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嫡姐成寡妇当天,我被夫君一剑穿心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神秘娇妻夜夜难忘马甲藏不住,假千金算翻全京圈她追求白月光后坠入火葬场重生60:从上山打猎开始致富他比前夫炙热退婚后我成了星际女战神恋爱投资,仙子都成醋坛子了?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霍格沃茨的库洛魔法使穿成农女家徒四壁?我有马良神笔画饼成真穿越武侠世界,每天获得一点突破JOJO:命运,真的如此牢固吗高武:人靠摸鱼获得顶级异能!漫威:我有概念性技能!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四合院,雨水当家傻柱赢麻了古藤仙缘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腹黑嚣张小神女婢子太绝色,高冷世子又装又撩我有一剑,白刃染红尘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