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之五學校志
第(3/3)页

合宗書院:在南津街,即廉溪書院。祀宋周子。明嘉靖十年,禦史邱道隆按州檄建。康熙

四十四年,知州王惟一置田。知州姚孔鏞、張兌和、王采珍、王文炯、左修緒、周澄、署知州董淳

增置,歲收谷五百石。桂麓義學在州治左。乾隆間知州左修緒建。五十二年,知州周澄捐租以資歲修。雲峰鄉學在城東五十里。乾隆五十五年,知州劉印全倡邑人張錡建,歲修支谷四十石。龍門鄉學在州北八十里白沙場,士民公建,歲收租六十四石。複初鄉學在龍市鎮側二里,歲收租六十石。太和場義學州人左亨先捐置,歲收租四十石。銅鼓鄉學州監生張華封捐置,歲收租三十石。涪州鉤深書院:即宋范仲武北岩書院,久圮。乾隆九年,知州羅克昌倡建,置田,歲收谷百餘

石。歷任添設學田共二十四處,歲收租谷二百五十石,租錢四百十一千文。鄉學四齋本州城內一,白家場一,沈家場一,孝和寺一。鳴鶴書院在鶴遊坪。嘉慶十六年,署分州劉欽倡建,義田歲收租谷三十余石。銅梁縣巴川書院:在縣治西,以巴川河得名。乾隆二十五年,知縣蔡玉華倡建,置田歲收穀三百

二十石。嘉慶三年,知縣陳煥章增建。二十五年,署知縣蔡開來捐俸補修。崇文鄉學:在城延薰門內。道光五年,九品銜周啟勳捐設,複置義田,歲收租二十石。興文鄉學:在二郎場,道光十年,鹽知事銜李正榮捐設,歲收田租三十六石。二帝鄉學:在六寅里,道光九年,八品銜陳仕捐設,歲收回租十六石。崇禮鄉學:在羊燕寺,道光九年,八品銜劉光策捐設,歲收田租十石。壽隆寺鄉學:道光七年,知縣楊得質設。文昌書院:在縣南虎峰場,乾隆四十一年,知縣溫清設。安居鄉瓊江書院:舊在城內化龍山。乾隆二十六年,知縣蔡玉華倡修,後知縣溫清以巴川書院田

租之半撥入,為延師束修並諸生膏火之費。道光五年,八品銜周德亨捐銀六百兩,移置石

板街。龍門書院:在西十五里龍門灘上,嘉慶二十五年,八品銜周啟勳捐修,並置田六十六畝,歲

收租五十石。玉堂書院:在班竹園側,嘉慶二十四年,里人劉在璵捐設,複置田五十畝。道光三年,其孫

席珍複捐田五畝、街房二間,以資公用。崇德鄉學:在城內科甲坊街,道光六年,縣丞銜周德超捐設,複置義田,歲收租四十石。玉瑤鄉學:在西三十里,道光七年鹽知事銜劉鑒元捐設,歲收田租二十四石。

大足縣

棠香書院:舊在治東,乾隆六年,知縣沈潛建。二十四年知縣趙憲高捐修,名寶鼎書院。五十三年,知縣和隆武改建治北,易今名,置田歲收錢六十余千,谷五十余石。嗣知縣熊士烺、沈潛、何琳、潘相、宮鑒桂暨邑紳相繼增置,歲收租錢三百六十二千文。

養正義學:在治西,萬歷時建,乾隆間知縣查昌朝重建。嘉慶十一年,署縣宮鑒桂重修,捐銀百兩。十五年,曾三傑捐錢八十文。

鄉學:道光七年,知縣狄廷揚奉督憲勸設鄉學十一齋。

育賢齋在東關。

博雅齋在南鄉龍水鎮。

桂林齋在西鄉三驅場。

學文齋在北鄉中鼇場。

正蒙齋在東郊彌陀場。

求益齋在南鄉郵亭鋪。

國瑞齋在北鄉甕溪場。

昂霄齋在東鄉馬跑場。

得英齋在南鄉三溪鎮。

正倫齋在西鄉旱橋廟。

桂香齋在西鄉鐵山坪。道光二十三年,康曆隆捐田一分,載糧二十五畝,值價八百九十四千文,歲收租錢四十千文,

充入鄉學。

璧山縣

重璧書院:舊在南門外,名璧江書院。乾隆初,知縣黃在中建。十五年,知縣孫式廓移東門內,易今名,置田歲收銀四百三十四兩。

定遠縣

印山書院:舊在今文昌宮,名和溪書院。乾隆七年,知縣邱仰文遷胡公祠前,易今名。二十四年,知縣周紹縉重修,義學田二處,歲收租銀七十二兩。道光十四年,知縣車申田捐置社田,充入鄉學十二齋。

本城、清平鎮、興隆場、萬善場、龍女寺、街子壩、樂善場、走馬場、新場、飛龍場、沿口鎮、真靜寺道光十五年,邑人杜星堂捐買榛子溝田地一分,歲收租糧二十七石,另立鄉義學一處。

江北廳

嘉陵書院:在廳治西。嘉慶十一年,同知張瑞溥購地。十八年,同知米喬齡擬建,名金沙書院,置田,歲收銀二百一十兩。二十年,同知張複集三里紳耆勸輸,自捐銀一千兩,三里共輸銀一千兩,添設修脯膏火,榜曰:“嘉陵書院”。

仁、義、禮三鄉義學:均系三鄉士民捐輸。

三益義學在三甲石船場。

正蒙義學三甲,系三益義學分設。

鹿鳴義學在一甲魚嘴沱。

崇德義學在三甲桶井場。

崇仁義學在四甲舒家場。

流芳義學在五甲獐鹿溪。宗善義學在五甲五宮堂。請益義學在六甲樂磧場。集賢義學在三甲明月場。成英義學在二甲龍興場。請業義學在二甲關口場。以上均系仁里。山泉義學在一甲石盤頭。直方義學在一甲龔家岩。復興義學在一甲一碗水。時中義學在一甲迥龍寺。金沙義學在一甲打子石。平山義學在一甲沙平場。日新義學在一甲王家場。育德義學在一甲悅來場。敦蒙義學在一甲尖山廟。三台義學在治西廖家台。匯泉義學在五甲大清寺。作聖義學在一甲白兔坪。入德義學本城常家巷。正誼義學在一甲瓦店子。正風義學在一甲高峰寺。玉成義學在一甲。輔仁義學本城金沙箱。就正義學本城憫惻堂。崇儒義學在一甲佛慈寺。以上均系義里。啟蒙義學在四甲新店寺。培英、遜敏義學在六甲復興場。養正義學在六甲塔坪里。育才義學在六甲三聖場。端蒙義學在六甲玉屏山。龍山義學在六甲玉皇觀。萃英義學在六甲重光寺。彰德義學在六甲白廟。以上均系禮里。

義學暨各項捐款

江北廳紳耆傅大綱道光五年,捐銀一千八百兩,設流芳、宗善兩義學。李 茂道光六年,捐銀一千二百兩,設萃英義學。王良弼武生,道光六年捐銀一千餘四十兩,設三益義學。黃為紱道光十四年,捐銀一千三百二十兩,設遜敏義學。王道平良弼弟,捐銀六百兩,設正蒙義學。李文遠捐銀六百一十兩又田業一份,設正風義學。徐光福捐銀五百二十兩,設時中義學。熊開紱捐銀四百五十兩,設敦蒙義學。艾撥萃捐銀三百七十兩錢五百六十千文,設就正義學。陳馥川捐銀三百六十兩。陳渝川捐銀三百三十五兩,共設玉成義學。徐政德捐銀三百二十兩,設鹿鳴義學。李春亭捐銀三百兩。李 昌捐銀三百二十兩,共設彰德義學。彭三畏捐銀三百兩,設崇德義學。萬紹章捐銀三百兩,設平山義學。鄧學勳、謝淩雲、朱殿光、鄧學高、朱圖南五人各捐業一分,設育德義學。楊世慶設入德義學。王冕堂捐嘉陵書院經費、社稷壇址、三台義學及建修考棚,共銀九百兩。李紹衡、李為鎮各捐銀五百兩。趙占祥、蕭義生、劉憲之各捐銀四百二十兩。李赤亭捐銀三百二十兩,建修文昌廟,考棚。王廷常萬縣籍。道光九年,捐錢五百千文,募眾修憫惻堂,收瘞水陸遺骸。姚孔園、熊賦林、顏思恭各捐銀數百兩建修城垣。賀國清嘉慶十一、十七兩年,歲饑,疊捐米百余石。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重回现代,我和女皇陛下都下岗了人在斗罗,我的系统去哪了?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四合院:重生傻柱,多子多福吞天魔主终极一班之异世游历不灭神体红楼:荣国府姨娘致富日常被流放后,我在边关卖火锅不死神体不死神体下山退婚:逍遥神医武极神体B级天赋,一样可以登顶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不朽天帝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万古帝婿玄幻:我能随机刷新境界我在仙界当苟王你另娶新欢,还想逼我当妾?潜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恐怖复苏:我能收集情绪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全宗恋爱脑,只有我修无情道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