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縣出,石質松理。
文鐵刀
《元和志》:“涪州貢。”《新唐志》:“忠州、涪州皆貢文刀。”
絹
《寰宇記》:“昌州貢絹。”《九域志》:“南平軍、涪州貢絹。”
布
《元和志》:“昌州貢筒布、班布,南州貢班布,溱州貢楮皮、布,涪州貢布。”《新唐志》:“涪州貢獠布。”《寰宇記》:“昌州貢班布,涪州貢連頭獠布。”
葛
《唐志》:“合州貢葛。”《元和》:“渝州貢葛。”
山繭
綦江縣出。
竹鳳
南川、榮昌俱出。雄,色純紅。雌,色純白。尾長過尺而身小於拳,性好竹,非琅玕萬個之間,不棲之。
花蕊鳥
出府境。
相思鳥
巴縣縉雲山出,籠其一,則其一隨之不去。
比翼鳥
《逸周書》:“孔晁注,巴人在南者,比翼鳥不比不飛,其名曰鶼鶼。”
鷓鴣
巴縣出。
象牙
《寰宇記》:“南州、溱州貢。”
酋耳
張鷟《耳目記》:“周永昌中,涪州多虎暴,有一獸似虎而絕大,逐一虎,噬殺之,奏檢《瑞應圖》,乃酋耳也,不食生物,有虎則殺之。”
犀角
《寰宇記》:“南州貢,《本草》‘出益州’。”
麝香
《新唐志》:“昌州貢本草麝,形似麞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噉蛇,其香正在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袋裹之,出益州山谷。”
九節狸
長壽、涪州出。
金線猴
江北廳出。
黃魚
《南川縣誌》:“園村壩黃魚洞產嘉魚,大者數尺,鱗色如黃金,與常魚異。”
大龜
譙周《巴蜀異物志》:“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蔔,其緣中又似玳瑁,俗名曰 ‘靈叉’。”《華陽國志》:“涪陵山有大龜,其甲可蔔,其緣可釵世,號‘靈釵’。”
嘉魚
出綦江縣跳魚洞,長三寸,巨口細鱗。
象鼻魚
巴縣出,鼻長如象。
鯿魚
長壽縣、安居鄉、榮昌縣、定遠縣皆出,即魴魚也。
岩鯉
巴縣、涪州俱出。
茶
《錦里新聞》:“涪州出三般,茶賓花最上,制於早春;其次白馬;最下涪陵。”
荔枝
《華陽國志》:“江州有荔枝園。”《寰宇記》:“樂溫縣產荔枝,其味猶勝諸嶺。涪州城西五十里,唐時有妃子園,中有荔枝百餘株,顆肥,為楊妃所喜,當時以馬馳載,七日夜至京,人馬多斃。然荔枝敘、瀘之品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今止嘉定州有數株,江北廳香國寺有二株,餘州少有植者。
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