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之三食貨志
第(4/7)页

按:《文獻通考》,蜀自張魏公屯軍關陝,以趙開為隨軍轉運。軍前支領,饋餉尤浩,故賦稅、茶鹽、榷酤、和買、步絹、對糴、米糧及其他名色錢物,錙銖必取,率是增羨,蜀民頗困,事定之後,凡無名橫斂不急冗廢,多從蠲減雲。

元仁宗延祐五年,置重慶路,江津、巴縣屯田,省成都歲漕米萬二千石。

明宣宗宣德九年,免四川被災稅糧。憲宗成化六年,免四川被災稅糧。十五年,免四川被災稅糧。二十一年,免四川被災稅糧。孝宗二年,複四川流民複業者雜役三年。世宗嘉靖五年,免四川被災稅糧。二十年,免四川被災稅糧。穆宗隆慶四年,免四川被災稅糧。神宗萬曆二年,賑四川被寇都掌蠻諸縣。六年,免四川逋賦。二十九年,蠲四川加派田租逋賦。

國朝康熙三十二年奉上諭:朕撫馭寰宇,蚤夜孜孜,惟以實惠及民,俾登康阜。為念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四省,俱屬邊地,土壤磽瘠,民生艱苦,與腹內舟車輻輳得以廣資生計者不同,朕時切軫懷。曆歲以來,屢施恩恤,廣西省康熙十六年通省錢糧,十七年、十八年民欠錢糧,貴州省二十二年秋冬及二十三年春夏地丁錢糧,又貴州、四川二省二十五年未完及二十六年曆征錢糧,雲南省二十七年以前屯地積欠錢糧,俱經次第蠲豁。茲念育民之道,無如寬賦,矧邊省地方,非再沛優恤之恩,則閭閻無由充裕,所有康熙三十三年四省應徵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仍行文該督撫,偏加曉諭,令人沾實澤,以稱朕嘉惠遠省民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藉端蒙混,私自徵收者,該督撫指名奏劾,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康熙四十三年,四川應徵地丁各項錢糧通行蠲免。

康熙五十年,四川應徵地畝人丁察明全免,並歷年舊欠,俱著免征。

雍正八年,四川額征地丁銀三十一萬六千三百兩零,悉行蠲免。

乾隆十年,諭旨將乾隆丙寅年直省應徵錢糧通行蠲免,其如何辦理之處,著大學士會同該部,即速定議具奏,欽此。

部議,請照康熙五十年例,分作三年以次辦理,四川省地丁錢糧于丙寅年全行蠲免。共銀六十八萬三百餘兩。

乾隆三十五年,各省應徵錢糧通行蠲免,部議分作三年以次辦理,四川省地丁錢糧于辛卯年全行豁免共銀六十六萬八千四百餘兩。

乾隆四十一年,兩金川全境蕩平,查明四川州縣,分析差務繁簡,蠲免有差。

乾隆四十二年,蠲免天下錢糧,仍照乾隆三十五年例,分作三年辦理,四川省地丁錢糧於戊戌年全行蠲免共銀六十九萬二千三百餘兩。

乾隆五十五年,萬壽八旬,各直省應徵錢糧通行蠲免。

部議請按各直省征額,將所屬各州縣次第搭配,作三次輪三年辦理。四川省于辛亥輪免龍安、茂州、松潘、保甯、順慶、潼川、資州七屬共銀二十二萬七千二百餘兩。壬子年輪免重慶、夔州、酉陽、忠州、達州、石柱、雅州、寧遠、嘉定、眉州、邛州十一屬共銀二十二萬九千五百餘兩。癸醜年輪免成都、綿州、敘永、瀘州五屬共銀二十一萬五千四百餘兩。

乾隆六十年十月初八日奉上諭,朕臨禦以來,勤求民隱,日有孜孜,惟期藏富於民,家給人足。仰荷昊蒼眷祐,列祖貽庥,寰宇升平,重熙累洽,行慶施惠,澤頻加,節經普免天下漕糧三次,地丁錢糧四次,其餘遇有偏災,隨時蠲賬不下千萬億兩,近將各省積欠錢糧概行蠲免,又複數千余萬兩。所以子惠元元,休養生息者,至周且渥。今朕紀年慶符周甲丙辰元旦舉行歸政典禮,為嗣皇帝登紀初元,大廷授受,篤祐延厘,實為曠古吉祥盛事,尤宜廣沛恩綸,俾薄海群黎共沾湛愷。本欲于新正傳位後降旨,但思二月間即屆開徵之期,恐遠省接奉稍遲,著即將嘉慶元年各直省應徵地丁錢糧通行蠲免,以示朕與嗣皇帝愛育閭閻,同錫恩施至意。其如何按年輪免之處,該部查照向例,核議具奏施行,欽此。

部議請照乾隆五十五年例,按各直省征額,將所屬各州縣次第搭配作三次,輪三年辦理,四川省於丙辰年輪免龍安、茂州、松潘、保甯、順慶、潼川、資州七屬共銀二十二萬七千二百六十餘兩。丁巳年輪免重慶、夔州、酉陽、忠州、達州、石柱、雅州、寧遠、嘉定、眉州、邛州十一屬共銀二十三萬零十餘兩。戊午年輪免成都、綿州、敘州、敘定、瀘州五屬共計二十一萬五千四百八十餘兩。

嘉慶元年起,至九年止,教匪平定後,將四川省各州縣遞年積久未完錢糧分別豁免有差。

荒政

蠲賬澤之沛於上者也,荒政法之存乎人者也。蜀稱沃野,而穀性柔脆,不堪久貯,民間向無三年之蓄,歲一不登,束手待斃,謹登無名氏《救荒條款》以資採擇。其略曰:伏查川東北綏定、保甯、順慶、潼川四府所屬,自鹽亭、南部、南充、西充、蓬州、營山、儀隴,以及渠、大、達、新、東、太平、城口,共十四廳州縣,延袤一千五六百里,道光己亥自五月二十日不雨,迄于七月之初,亢旱四十五日,各處山田、山地,粒米無收。其正疃壩田有堰塘、河水灌救者,穎栗頗為成實。奈屆秋,大雨連綿,又複崇黴爛,所以去冬十一、十二兩月,民間缺糧。即將所種大小二麥、豌蠶兩豆及一切日用菜蔬連根食盡,嗣後草本樹皮,靡有寸遺。初典衣物,繼棄妻女。繈褓充塞通衢,老羸輾轉溝壑,流難播遷,比戶皆然。其不堪荼毒者,非闔戶自經,即僵斃原野,真有目不忍見,耳不忍聞者,蓋從來未有之災荒也。查各縣米價,每鬥亦只八百余錢之多,而前此三五年間,民力早已十分拮据,現在所有一應器具,苟可得錢數十零星,賤售又經告罄,即使斗米三錢,彼亦無貲購買。數十萬生靈嗷嗷待哺,而川省向無請賑之例,出糶倉穀一節,若僅照常開放,亦止飽胥吏奸民之囊槖,實無裨於流亡。某謹采前人救荒善政,參以時下情形,敬陳條款數件,惟良有司炯鑒焉。

一勘災不可不急也。州縣報災,委員覆查,固當遵照舊例,然使稍事因循,噬臍何及。

一分保編甲。救荒之難,難在審戶,其中戶口不清,開載不實,貧者未必皆報,報者不必盡貧。迨至賑濟之時,徇縱冒濫,強梁者得之,善弱者不得也;附近者得之,僻遠者不得也;胥吏紳耆之所厚者得之,零丁無主者不得也。此惟平時先清查保甲臨事始易按籍周知。

一平糶貴。循環倉稟之發,一任良有司立法之周,稽查之嚴,而有淹速有均否?有胥吏之侵吞,有豪右之詭詐,有蹂躪之虞,有狼藉之患。游惰不法者冒名支給,或獲厚利,而鄉愚窮民忍饑入城,曾不見糠秕。又聚眾則易滋搶劫,積久必頻起疫癘,此皆必至之害也。且大荒之年,一縣待給者不下二三十萬人,若僅照定額存七糶三,平價放之,不過數千石,青黃不接之際,勢難延喘,而秋後採買還倉,極貧者亦必完納,此所謂無益而又害之也。計莫若于平糶所得錢鈔,仍複採買接濟,即使盡數糶去,秋後猶可攤派還倉,此須擇殷實大姓之能事而公忠者,公議若干人,印官破格優禮待之,諭以實心任事,務使窮荒遐壤均沾實惠雲。

一救荒莫便於近。近莫近於社倉,但各保社穀為數無多,又每為詭詐者幹沒,此在平時稽查尤為吃緊。

一勸捐。查辦賑之例,捐銀二千兩以上者以佐二選用,三千兩以上以知縣選用,六千兩以上以直隸州同知選用,八千兩以上以知府選用,此為原有職銜者言之也。其餘或欲為骨肉除入粟之罪,或欲為子弟成納粟之名,任其請白,別立賞格,此汪稼門制軍之權宜賑饑也。至於稍稍充足者,諭以作善致福,閉糴生禍,無論多寡,肫誠勸諭,則富鄭公所謂施鬥石之微,在彼實無所損,聚萬千之數於人,則甚有功是也。此法按保勸輸,即按保作二次分給,計本保有餘,則以賑別保之不足者,亦裒多益寡之意也。

一勸借種勤耕地。大荒無所得食,若再失時,廢種後,此更難為繼,宜諭令各保、各里一切牛只、耕具、籽種,務宜有無相通,荒政所謂貸種食是也,尤宜多種蔬菜,以佐食之不足。

一在以工代賑。凡城郭、祠廟、水利、橋樑,例所當修者,應請州縣官設法捐修,所用夫力居多,乃于荒年有補益,一人受傭,歸其工值,總可延二三人性命。但在大饑之時,民或稍怠於事,切不可遽加以刑耳。至於建屋宇、修道路、挑田、築堰,則勸富民為之;修塔、培寺院,則勸有力僧道為之。貧民利在得食,即少與之值,彼亦不較,又何憚而不為乎?

一施米施粥。原救荒最下之策,然亦有不得不然者,是在立法之良耳。

一禁賽神宴會。

一山林河泊有利可取,如魚蝦鳥獸之屬,及草木之可食者,一任貧民采掇,地主斷不得阻抑。

一禁私宰水、黃二牛。為其防於耕地。

一禁煮酒熬糖。為其耗夫食也。

一勸流民各回本籍。聚集一處,勢難編給,且易生事也。

一勸團練。以防盜賊也。

一棄男女者,勸民收養之,官准立案,日後長成不得複認本生父母。或勸暫挪公項,設立育嬰公所,雇人養育,俟秋熟後,仍訪還本家。一染疾疫者,勸募善醫治之。一病死、饑死者,勸捐木匣收埋之。

物產

瓊玉

《竹書紀年》:“夷王二年,巴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珪。”

麩金

《元和志》:“涪州貢麩金。”《新唐志》:“昌州、合州俱貢麩金。”《寰宇記》:“渝州、合州皆產麩金。”

《銅梁志》:“銅梁山出。”

《寰宇記》:“涪州出金文鐵。”《唐志》:“合州石鏡有鐵。”《大足縣誌》:“玉口山產鐵。”

丹砂

《後漢書 ·郡國志》:“涪陵出丹。”《華陽國志》:“涪陵丹輿縣出丹砂。”《新唐志》:“溱州貢丹砂。”

石膽

《寰宇記》:“渝州、合州俱產。”

松屏

出涪州山石間,不加人力,天然成文。

松石

第(4/7)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医武双绝,离婚开启无敌路见鬼!这个老六怎么又来霍霍人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被赶出宗门后,全宗门跪求我回去剑道第一仙影视从小欢喜开始扶明录丈夫生死未卜,三娃嗷嗷待哺穿越后,我嫁的世子他说自己不行仁义大哥加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世纪豪门从港岛开始绝世天尊陆玄通臭山贼,朕怀孕了出阳神祖怒惊三界:为悟空讨公道让你下山潜修,没让你找老婆啊重生八零:带着弟妹吃香喝辣以剑证道之叶凌权力巅峰:从提拔前被举报开始神葬塔都市无敌,我有七个恶魔师傅胖熊拯救世界噬天龙帝重生1984,假少爷带妻儿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