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昌縣
沙州龍勒山在壽昌縣南百六十五里。〈《史記·大宛列傳》「列亭障至玉門」《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沙州壽昌縣云「龍勒水在縣南百八十里龍勒山上」,此「縣」字上當有「壽昌」二字。〉
玉門故關在壽昌縣西北百一十八里。〈《史記·大宛列傳》「列亭障至玉門」《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作「玉門故關」,此卽《漢書·地理志》敦煌郡龍勒縣的玉門關,今據增「故」字。「縣」上脱縣名。〉
陽關在沙州壽昌縣西六里。〈《史記·大宛列傳》「其水東流注鹽澤」《正義》引。按「玉門」二字衍、脱「陽」字。宋歐陽態《輿地廣記》巻三十云「陽關在壽昌縣西六里」,與《括地志》合、今據改。〉
蒲昌海一名渤澤,一名鹽澤,亦名輔日海,亦名牢蘭海,亦名臨海,在沙州西南。〈《史記·大宛列傳》「其水東流注鹽澤」《正義》引。按「穿」爲「牢」字之誤,又脱「海」字,據《水經》河水《注》增改。牢蘭卽樓蘭,其地爲古樓蘭國,故以名此澤爲牢蘭。〉
伊州
伊吾縣
伊州在京西北四千四百一十六里。〈《史記·李將軍列傳》「撃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正義》引。〉
天山一名白山,今名初羅漫山,在伊州伊吾縣北百二十里。〈《史記·李將軍列傳》「撃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正義》引,又《通鑒·巻二十一·漢武帝紀》「祁連天山」注引。〉
黑水源出伊州伊吾縣北二十里,又南流二十里而絶。〈《史記·夏本紀》「道黑水至於三危」《正義》引。〉
文州
曲水縣
白馬水源出文州曲水縣西南,會經孫山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別撃西丞白水北」《正義》引。〉
潭州
長沙縣
潭州長沙縣,本漢臨湘縣,長沙王呉芮都之。〈《史記·髙祖本紀》「徙衡山王呉芮爲長沙王都臨湘」《正義》引。〉
呉芮故城在潭州長沙縣東南三百歩。〈《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爲長沙王太傅」《正義》引。按《水經湘水注》「臨湘縣故城,漢髙祖五年以封呉芮爲長沙王,是城卽芮築也。」呉芮城卽臨湘縣城,《方輿紀》要巻八十長沙府長沙縣説漢臨湘城卽今長沙縣城。此引「裏」字當是「歩」字之誤。〉
呉芮墓在長沙縣北四里。〈《史記·髙祖本紀》「徙衡山王呉芮爲長沙王都臨湘」《正義》引。〉
賈誼宅在縣南三十歩。《湘水記》云:「誼宅中有一井,誼所穿,極小而深,上斂下大,其狀如壺。傍有一局腳石床,容一人坐,形流古制,相承云誼所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爲長沙王太傅」《正義》引。〉
長沙,今潭州也。《十三州志》云有萬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東萊萬里,故曰長沙也。〈《史記·貨殖列傳》「豫章長沙」《正義》。〉
江州
潯陽縣
江州潯陽縣有黃金山,山出金。〈《史記·貨殖列傳》「豫章出黃金」《正義》引。〉
彭蠡湖在江州潯陽縣東南五十二里。〈《史記·夏本紀》「彭蠡旣都」《正義》引、《史記·五帝本紀》「三苗」《正義》。〉
《禹貢》三江倶會於彭蠡,合爲一江,入於海。〈《史記·夏本紀》「東爲中江入於海」《正義》引。〉
涪州
永安縣
陽關,今涪州永安縣治陽關城也。〈《玉海·巻十·楚扞關》引。〉
寡婦淸臺山,俗名貞女山,在涪州永安縣東北七十里。〈《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淸」《正義》引。〉
鄂州
武昌縣
武昌縣,鄂王舊都。今鄂王神卽熊渠子之神也。〈《史記·楚世家》「中子紅爲鄂王」《正義》引。〉
蒲圻縣
鄂州蒲圻縣有赤壁山,卽曹公敗處。〈《通典》巻一百八十三引魏王《地志》,又《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十三引《括地志》。〉
潤州
丹徒縣
丹徒故城在潤州丹徒縣東南十八里,漢丹徒縣也。《晉太康地理志》云呉王濞反,走丹徒,越人殺之於此城南。《徐州記》云秦使赭衣鑿其地,因謂之丹徒。鑿處今在故縣西北六里丹徒峴,東南連互,盤紆屈曲,有象龍形,故秦鑿絶頂,闊百餘歩,又夾坑龍首,以毀其形。坑之所在,卽今龍、月二湖,悉成田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保於江南丹徒」《正義》引。〉
漢呉王濞塚在潤州丹徒縣東練壁聚北,今入於江。《呉録》云丹徒有呉王塚,在縣北,其處名爲相唐。〈《史記·呉王濞列傳》「卽使人縱殺呉王」《正義》引。〉
江寧縣
丹陽故城在潤州江寧縣東南五十里,秦兼並天下以爲鄣郡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遇丹陽」《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本紀》「過丹陽」注引。按丹陽秦、漢縣,非邢,《正義》引衍「郡」字,《通鑒》注引無、今據刪。「五」下脱「十」字,據《太平寰宇記》增。今南京市東南五十里接安徽當塗縣界小丹陽鎭卽是。〉
慈姥山積石臨江,岸壁峻絶。山上出竹,堪爲簫管,屬樂府,名爲鼓吹山,今並芊茸頭細不任。〈《太平寰宇記》巻九十升州江寧縣引。〉
句容縣
江乘故縣在潤州句容縣北六十里,本秦舊縣也。〈《通鑒·巻七·秦始皇紀》「從江乘度」注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還過呉從江乘度」《正義》。〉
銅山,今宣州及潤州句容縣有,並屬鄣也。〈《史記·呉王濞列傳》「呉有豫章郡銅山」《正義》引。〉
岳州
巴陵縣
湘山一名編山,在岳州巴陵縣南十八里。〈《史記·五帝本紀》「登熊湘」《正義》引。〉
君山一名洞庭山。酒香山在君山上。《湘水記》云:「君山上有美酒,飲者不死。武帝遣欒巴求得之,未進禦,東方朔竊飲。帝怒,欲殺之,對曰:『氣使酒有驗,殺臣不死;無驗,安用酒爲』。帝笑而釋之。相傳毎春時往往聞酒香,尋之莫見其處。」〈《事類賦注》巻七引。〉
巴丘湖中有曹由洲,曹公爲孫權所敗燒船處。〈《通典》巻一百八十三引《地志》,又《太平寰宇記》巻一百一十三引《括地志》。〉
洞庭湖在岳州巴陵縣西南一里,南與靑草湖相連。〈《史記·五帝本紀》「三苗」《正義》。〉
湘陰縣
黃陵廟在岳州湘陰縣北五十七里,舜二妃之神。〈《史記·秦始皇本紀》「浮江至湘山祠」《正義》引。〉
二妃塚在湘陰縣北一百六十里靑草山上。盛宏之《荊州記》云靑草湖南有靑草山,湖因山名焉。《列女傳》云舜陟方,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間,因葬焉。〈《史記·秦始皇本紀》「浮江至湘山祠」《正義》引,又《通鑒·巻七·秦始皇紀》「聞之堯女舜妻葬此」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