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谷曰:先天大道,修炼下手,男子降白虎,女子斩赤龙。作用之法,原属一样,故曰修炼无男女之分耳。
哪在富贵者,金丹乃是自身三宝五气结成,富贫贤愚,皆同一体一性,所以富贵无有异也。虽然炼丹一理,而了道果位各有高低。富贵皆因前劫行善积德,故尔今生受享其福。《因果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身。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心。”正阳翁云:“种麻得麻,种黍得黍。”曾子云:“仁者以财为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历代仙佛圣贤皆是教人积功累行,将天地之财成自己之功,何等便宜?《易》曰:“圣人能以美利利天下。”亦此意也。或买物放生,能解累劫杀冤。或刊刷善书,唤醒固执迷人。圣贤无不为所欲为也。或搭桥梁以利人行,或施茶汤以解人渴,或施药方救人之难,或施棉衣御人之寒,或施粥充人之饥,或修佛像增人之敬,……有此外功,因果自不难也。有等富贵,就忘前因,并不思想我今受此富贵皆从前劫阴功而来,今生必要加功猛勇,访求至人,指我生死之路,借此财缘,修出苦海,许多便益。总奈迷昧者甚多,寸善不积,片德不修。不信因果,不怕报应。事事刻薄,殊昧天理。死积财物,留与子孙。哪知人人所怨,天地所憾。天降孽子,投入他家,耗他之财,败他之名,出他之丑,害他之身。一日三寸气断,死入地狱,孽镜台前,考问功果,无言可答。累劫因缘,一劫而满。所杀生灵,算账酬还。因一世迷目,造万劫深冤。此皆是不仁者以身发财,认假弃真,以虚为贵。吾劝凡有富贵,务必早早看破。难修务必要修,难行务必要行。莫等无常到来,三寸气断。功名富贵,尽不能带去。就是这个臭皮色壳,皆要藏于荒丘。肉化清风,骨化污泥,何况财物度外之事乎?《悟真》云:“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坐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谚云:“儿孙自有儿孙福,勿替儿孙作马牛。”夫先天之道,贫者亦属可为。古经云;“良田万顷,日食二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又况八尺、二升,不过受享百年而已。既有缘得遇大道者,必要信心坚固。古言人身难得,中华难生。既得人身,又生中华,大道难遇。今既遇着,佛法难闻。今已闻着,若为贫苦自生暴弃,堕入苦海,岂不得缘失缘,有牾性命大事?儒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圣人无非以道为重,以德为贵,一切艰难困苦,各有来因,切不可退志。生死二字,上方自有一定。一味行好事,存好心,敬惜字纸,除当途之瓦石,剪碍道之荆棒,劝人行善,教人放生,寸善莫丢,分恶莫作,有此恒心、孽冤可消,上苍默佑而大功自然成矣,古仙云:“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白玉祖云:“玉母原是凡人女,葛洪家道十分贫。三仙有样皆当学,苦口良言不误人。”
坚志守谷神者,时时在道,念念不离。孔氏遗书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孟子曰:“君子探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学人读圣贤之书。须体圣贤之行。久行不怠,自然明心见性,得见玄妙。
凡学道者,须学观音。大士生于皇宫,不昧天性,穷究性理,不愿招亲,舍身向道。庄王恼憾,赶在花园,魔他退道。哪知菩萨根深蒂固,次又送到白鹊寺伺候五百尼僧,劳得口吐青烟,心中全无半点怨憾。庄王见他如此,十分烦恼,吩咐将兵围住寺院,放火焚烧。满寺佛像人众尽化灰尘,惟有大士德深,逃出性命。庄王反言此是妖孽,赐下红绫绞死。归阴观看诸狱善恶报应,还阳逃至香山,加修数载。脱凡体而证金身。十二圆觉,有富、有贫,有善、有恶。富者李道成传天真家财万贯,一旦舍却而成圣位。贫者李氏,翁故夫亡,守节不嫌贫苦,寻菜根而孝恩姑。遇着抄寇,强逼为婚,舍命不从而谨守节孝,感化抄寇李氏兄弟。大士指引,修炼成佛。善者周氏,割肝救姑,苦劝丈夫邓桂芳同修证果。恶者李忠、李孝,落从抄寇,拦路劫抢,杀人放火,得遇李氏,感化回心,改过迁善,入山修炼而成正觉。贵者陈天德,大夫之子。刘素贞,宰相之女,乃是金枝玉叶。一十六岁看破红尘,临期不婚,弃名利而证佛魁。凡此富贵贫贱,只要改过迁善,诚意正心,皆可证佛成真矣。偈曰:
男女修持一样功,五行四相一般同。
灵明地上勤勤扫,得见当来旧主人。
其八
修道莫言贫苦,一心哪怕考惩?三皈五戒为准绳,自有祥星照应。
试看龙门邱祖,十分困苦不胜。道成脱体待飞升,几见亏人半点?
涵谷曰:修道之人,莫畏贫苦。既向空门,听天由命。想作天外之客,就要立超群拔萃之志。而超群之志,要人之难舍我能舍,人之难行我能行,人之难苦我能苦,人之难屈我能屈,人之难受我能受。有此一心,自然不为色身所累、名利恩爱所牵,方可以闻道,可以修道,可以行道,可以成道,可以了道。观音《心经》云:“无有恐怖远离,倒颠梦想,究竟涅槃。”孔子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皆只知有道,不为外物所扰也。故君子忧道不忧贫,小人谋食而以求富。请看伯夷、叔齐,得受《大道真传口诀》,兄弟二人万里洪基犹弃敝踪,隐入山林,饥食松柏,渴饮清泉,死于首阳之下。皆是明觉生死,得成圣道。凡人不知其中寓有妙义,盖人之身尽皆属阴,玄关一窍乃是真阳,是故尔夷、齐饿于首阳。所以圣贤只知穷理尽性,而死生之命非所计也。愚夫愚妇只知惜命,不知穷性,岂知命有成败,难免不坏,这点真性,亘古常存。成仙成佛皆此性,改头换面,堕入鸟兽类亦是此性。世间一等糊涂之人,迷昧不知。日在幻境,不知其幻。身入苦海,不知其苦。一概梦里行事,苦中作乐。见有利己之事,钻顶觅缝,舍身向前。凡要出财利人利物、与世有功之事,就要退步藏身。即有至人言谈,阴功果报,他言“人死犹如灯灭,有甚苦楚报应?”独不思想睡在床上做梦惊慌又是何人?故三教圣人,一片道心,著留千经万典,教人口诵心维,身体力行,超出苦海,同登彼岸。
吾劝世人早早觉悟,求个出世法则,扫除三心,飞却四相。三心者,凡心、血心、色心。若不除此三心,难出三界。《心经注》云:“三点如星像,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他。”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打扫,免得惹尘埃。”四相者,眼耳口鼻。若不飞却,难逃四大苦海、胎卵沾化、四地狱也。眼观色而思邪,堕入飞禽之中,身披色毛,此为卵生地狱。耳听声而思邪,堕入走兽之中,此为胎生地狱。鼻闻香而思邪,堕入鱼虾之中。此为沾生地狱。口贪味而思邪,堕入虫蚁之中,此为化生地狱。故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云:“无色声香味触法。”凡学者必先降伏四相,返照道心,自然得见本来面目。无垢子云:“识破回头便下功,了却脱洒悟心空。任他四大都零落,其中别有一神通。
三皈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佛:体佛而行,常存元神,不可妄动思虑。皈法:务必常养元炁,不可耗散。皈僧:固守元精,不可走洩。当常烹炼,养成舍利无价之宝。日月虽明,难比其光。乾坤虽大,难包其体。吕祖云:“世人宜假不宜真,难度长生上品经。不免天机重泄露,灵丹只是气和精。”
五戒者,仁、义、礼、智、信。一戒杀,仁也。若不戒杀,有何仁德之心?《礼》云:“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庶人无故不杀犬豕。”孟子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皆圣贤教人无故不可杀生也。二戒盗,义也。若不戒盗,成何义耶?一草一木,各有其主。不问清白,由我所取,是无义耶。三戒淫,礼也。若不戒淫,无礼极矣。夫妇交媾,虽属正礼,然必有时。非时而交,即是邪淫。有时者,乃是妇人经净,可以受孕之时也。况学道者既投佛门,望超三界,若不斩断,金丹怎还?相子云:“顾精神,养精神,顾养精神保自身。精神本是灵丹药,不与韩门度子孙。”四戒酒肉,智也。若不戒酒除腥,焉得为智?酒乃穿肠毒药,饮之令人乱性、伤神、耗气、烁精,有损无益,所以禹恶旨酒。肉味阴蚀污秽,本性不戒,不能明心见性,故言肉食者鄙。兼之食他四两,要还半斤,智者谁肯堕入彀中?古诗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五戒妄语,信也。若不戒除妄语,成何信实?至圣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此圣人教人必要诚实无妄,说得十分行十分,说得五分行五分。言要顾行,行要顾言。事事体贴,件件遵依,有始有终,自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凡学道者,须体龙门邱祖家贫困苦,十分可怜,尝怀仁德之心,遇路填补,逢沟度人,不愿酬谢,只求孽消。怀抱大道,饿死七次,心甘情愿,毫无悔念。苦行数载,功德无量。了凡成圣,玉帝封为天仙状元。逍遥天境,永受无疆之乐。自古仙佛皆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千魔不改,万难不退,方可脱体而升天界。
后世学道诸友体贴前圣先贤功圆课满,三官薄上寸功寸果,丝毫不漏。吾著此书,原虑苦志修身者虽看丹经千篇万卷,多是藏头匿尾,隐语譬喻,难免有始无终,错解误会之虞,虽教人访师而后学,心无把柄凭何辨别师之真伪、道之邪正?更难免是非莫辫,邪正难分之叹,堕入旁门,良可太息。此书一出,将见正道旁门一目了然,不致错行邪径矣。偈曰:
从来佛祖热心肠,为度贤良苦备尝。
但愿人人明率性,功圆果满会爹娘。
指玄访道篇
堪叹世间等修行,不明性理说妙玄。
先天三宝拆散了,金木水火不相生。
闭目枯坐假装象,不知采取乱胡行。
自己盲修自昧自,将错传人问自心。
哪里是你生死窍?谁个才是本来真了
冬至一阳在何地?夏至一阴怎么生?
离明二字怎么讲?返本还原怎么行?
拆坎补离怎下手?清浊二气何处分?
爻珠老嫩甚物件?织女牛郎怎相逢?
修行不明此中理,切莫人前谈坎离?
守死血心默景意,现出幻景当宝贝。
大限来时无常取,凭何本领避凶吉。
劝君早究生死处,访求明师指灵机。
《悟真》、《参同》为凭据,《大学》、《中庸》言贯一
《玉皇心经》藏妙义,《金刚》宝典醒愚迷。
三教圣经同一理,并非分门别有奇。
吾把下手来泄谕,仔细参详访圣师。
无缝塔前收神炁,譬如北辰一真机。
芦茅穿膝浊拔出,存无守有恍惚时。
居其所止归善地,众星共之朝紫微。
四句偈语七宝布,虎归龙穴现明珠。
松木慧剑高举起,降伏邪魔把头低。
十恶八邪归正处,四大苦海返太虚。
六百卦足结灵体,千八二六养胎息。
离兑震数纯阳聚,不增不减是真如。
万法归一十六句,得受平步上天梯。
若问此篇谁人著,单传直指号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