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双调〕折桂令

过金山寺[1]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2],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注释】

[1]金山寺:在江苏镇江市西北的金山上。

[2]蓬莱:传说中海山三座神山之一,后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鉴赏】这首曲子围绕江山楼台,对雄伟壮观的金山寺进行了具体描绘,表现了作者吟诗饮酒、醉心于江山美景的生活状态。

开篇“长江浩浩西来”,写浩浩荡荡的江水由西奔涌而来。接下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视线由水面而云山,由云山而楼台,视线逐步高仰,表现了山、楼高耸入云的雄姿。“山水相连,楼台相对”两句,不仅写出楼台的繁复,而且将长江、云山、楼台等连接起来,用“天与安排”四个字作了极高的评价与赞美,表现出一派波澜壮阔、雄伟的气势。“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两句,对置身于壮美的山水之中饮酒赋诗的豪情逸致传神的刻画了出来。“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这四句,是写醉眼蒙眬中的金山。当舟行一过,然后强睁开朦胧的醉眼,回望这犹如蓬莱仙境般的金山,带有一种朦胧飘逸之美。

这首曲子用山、水、楼台、云烟,塑造了一幅有山水楼台,风云变幻,还有个诗人吟诗饮酒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双调〕折桂令

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1]?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2],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3]婆娑。老子[4]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5],不醉如何。

【注释】

[1]一轮飞镜谁磨:化用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的词意。

[2]泠泠:晶莹明净的样子。

[3]桂影:月影,月光。

[4]老子:老年男人的自称,即老夫。

[5]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鉴赏】这首曲子是对明月朗照的中秋夜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无限喜悦之情。

首句“一轮飞镜谁磨”一句,从秋月之“圆”与“亮”两方面进行奇妙的想象。下文则侧重中秋之月的亮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铺写。“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两句,写月光照耀的无边无际,使意境更加开阔。“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通过描写秋露的晶莹和银汉的明净如洗,从侧面烘托出秋月的皎洁。“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回到明月本身的描写,不仅以桂影“无碍”反衬出月光的亮度,而且增添了浪漫色彩。

最后四句“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写作者仰首望月,引吭高歌,不禁慨然向月里的嫦娥发问,与其让你这样没精打采,还不如去一醉方休你看如何?极言作者面对良辰美景的无限喜悦之情。

此曲以咏月为中心,将自己置于其中,然后又将神话缀于其中,情景交融,意境空灵,静谧清幽,令人神往。

〔双调〕折桂令

咏胡琴[1]

八音[2]中最妙惟弦。塞上新声,字字清圆[3]。锦树啼莺[4],朝阳鸣凤[5],空谷流泉[6]。引玉杖轻笼慢捻,赛歌喉倾倒宾筵。常记当年,香案之前,一曲春生,四海名传。

【注释】

[1]胡琴:这里指琵琶。

[2]八音:古代乐器的统称。

[3]“塞上”两句:由于琵琶来自塞北,如今配上新制的歌词和曲调,所以说是塞上新声,琵琶女又弹的当行出色,唱得腔圆字正,音色甜润,正可以说是“累累如贯珠”了。

[4]锦树啼莺:形容乐声犹如绿树中黄莺的啼声。

[5]朝阳鸣凤:此处喻为琵琶声。

[6]空谷流泉:写曲调又变,如谷中清泉,流走自然。

【鉴赏】这首曲子是对一位弹奏琵琶的女子的高超技艺的描写,将琵琶的曲调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给人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开头就指出在乐器中最喜爱的是弦乐器,然后从音响效果着笔,通过多个方面的想象和联想,极力表现了琵琶声的悦耳动听,让读者在多方面进行审美的联想。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黄莺宛转的啼声和凤凰难得而又美妙的鸣叫比喻琵琶声,说明声音的绝妙,又将曲调的变化比喻为谷中清泉,顺畅自然,令听者神清气爽。“引玉杖”两句,都是从侧面烘托琴声的美妙,一是写琵琶女弹奏姿态的柔美,一是写琴声赛过歌喉,令人倾倒。以上描写将琵琶女技艺之高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构思巧妙,进一步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声之美。

这首曲子采用倒叙的手法,构思奇特,结构严谨,比喻贴切,行文流畅,风格清新质朴。

〔中吕〕朝天曲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1],看鸥鹭闲游戏[2]。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注释】

[1]杖藜徐步近钓矶:杖藜,钓矶这里暗用两个典故。杖藜,是宋代王安石所做的《杖藜》诗为作者晚年诗作,讲虽白日游历,但归来梦中却始终蒙绕着谁是谁非的问题,后世多用此意借比辞官归隐。钓矶,是宋代赵蕃所作《钓矶》一诗亦借喻辞官归隐。

[2]鸥鹭闲游戏:比喻隐者自乐,不以世俗为怀。

【鉴赏】这首元曲歌咏作者辞官归隐后喜悦的心情,表露了作者悠游田园山水的闲情逸趣。

开头三句“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描绘出一个绿柳萦堤、竹影婆娑、溪水潺潺的清幽世界,以此作为人物出场和活动的背景。作者一开始就用轻灵的画笔定下了绿色的基调,给人以安详、宁静之感,但一个“筛”字,顿时使作者描绘的宁静画面鲜活起来,一阵微风吹过,阳光透过茂密的绿叶的缝隙射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日影微微晃动。“杖藜徐步近钓矶”一句描写作者的活动,表现其悠闲,暗用典故,接下来“看鸥鹭闲游戏”作者将自己的这种心情加在正在嬉戏的鸥鹭身上,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环境的宁静与闲适的心境相互衬托,画面妙趣横生,而农父渔翁在“贪营活计”,又使画面充满了生机。曲子所描绘的是一幅秀美的画卷,碧溪、翠竹、垂柳、日影、钓矶、鸥鹭,而渔翁、农父,仿佛点缀在画卷之中的景色。然而,虽然农父渔翁在“贪营活计”,忙于耕捕劳作,没有闲暇的心境,所以身在画中也并不自知。这里用别人的忙,突出作者的闲。最后数句,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也被这“山水”所陶醉了,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此曲采用白描手法,动静结合,语言通俗自然,用典贴切而不露痕迹,用字简练明确,笔力深厚,描绘了一幅闲适悠游的归隐图。

〔越调〕寨儿令

绰然亭[1]独坐白日迟,锦鸠啼,看儿童汲泉浇菜畦。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映青山茅舍疏篱,绕孤村流水花堤。看蜂蝶高下舞,任鸥鹭往来飞。笑嘻嘻,不觉日平西。

【注释】

[1]绰然亭,是作者家乡园林中的一座亭子。

【鉴赏】这首曲子对乡村春日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图,表现了作者归隐生活的闲适。

开头三句“白日迟,锦鸠啼,看儿童汲泉浇菜畦”,描绘的是田园近景。春日白天长,正值午后时分,闲暇之时看打水浇菜的儿童,倾听悦耳的斑鸠声,内心涌起一阵喜悦。“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三句,将目光移向远处,柳枝在微风的拂动下,显得袅娜多姿,桑园地在淡翠的烟霭之中,显得朦胧缥缈。

“映青山茅舍疏篱,绕孤村流水花堤。看蜂蝶高下舞,任鸥鹭往来飞”四句所描绘的景物有远有近,远者如青山、花堤,近者如茅舍、疏篱;有动有静,动者如流水绕孤村、蜂蝶高下舞、鸥鹭往来飞,静者如青山、茅舍、疏篱、孤村。远近相称,动静相宜,使人沉醉。

结尾“笑嘻嘻,不觉日平西。”“笑嘻嘻”三个字正是作者心情的写照,营造了一种恬淡闲适的气氛,通过对动作和情态的描写,使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4/5)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崽崽许愿超灵验,就是有点缺心眼镇国王侯锦春乱错嫁高门,主母难当白月光冷又媚,偏执大佬夺她入怀荒年危险?我靠囤货娇养守城大将军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冯征秦始皇嬴政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冯征秦始皇嬴政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杀神下山:绝色女神师姐太宠我婚宴当天加彩礼?我反手迎娶美女校花!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寿元掠夺,我从捕快证道长生绝色生骄八零媳妇娇又媚,高冷硬汉被拿捏葬仙棺世子无双阴脉先生即日起,亮出龙王身份撕碎敌军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八零二婚:闪婚大佬后真香了两界倒卖,开局矿泉水换黄金!权力巅峰冯征秦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