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儿序〕俺则待稍关打节[3],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4]。则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5],活计全别[6]。俺则是一撒网一蓑衣一箬笠,先图些打捏[7]。只问那肯买的哥哥,照顾俺也些些。
【注释】
[1]低唱浅斟:低声唱曲,慢慢喝酒。
[2]薄批细切:宋元时人爱吃生鱼片,薄批细切指的是片生鱼片的技巧。片鱼片即下文所说的“切”。
[3]稍关打节:打通关节。
[4]“怕有那”句:意为我们卖鱼是不赊欠的。暗喻名为献鱼,实有目的————自己是不会空手而返的。
[5]罗列:摆设。
[6]活计全别:这种活儿(打鱼)与别的全不一样。
[7]打捏:生活费用。
【鉴赏】《望江亭》原名《望江亭中秋切》,是一出很出色的喜剧。大概内容写的是:权豪势要杨衙内想霸占年轻貌美的寡妇谭记儿,听说谭嫁给了地方官白士中,便奏请皇上查办白士中,白闻讯惊惶无计,谭却胸有成竹,决定对策。中秋节晚上,杨衙内乘船到洞庭湖,谭扮作渔妇上船献鱼,卖弄风情,灌醉杨衙内,骗取了势剑金牌;第二天杨前来捕人,却找不到文书,只找到他和谭记儿调笑时胡诌的小词,终于在公堂上当众出丑,最后被治以“夺人妻妾”之罪。这里选的是第三折。喜剧气氛特别浓烈。
《望江亭》以辛辣、讽嘲的笔调,揭露了一个目无法纪、作威作福、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势剑金牌”而为所欲为的权势人物————杨衙内的丑恶灵魂,活画出这个色魔淫棍的卑劣无耻。在元杂剧中,“衙内”一般指的是蒙古贵族,因此作者的揭露和嘲讽就别具时代意义。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谭记儿这样一个爽朗、机敏、美丽、智慧与胆量并重的女性,她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画廊里是独特的“这一个”。在辛辣的嘲讽中,谱出这样一出酣畅淋漓的喜剧,体现了关汉卿丰厚的艺术底蕴。
白 朴
〔中吕〕阳春曲
知几[1](四首)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2]。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3]。
今朝有酒今朝醉[4],且尽樽前有限杯[5]。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6]。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7]。四时风月[8]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9],范蠡归湖远害机[10]。乐山乐水[11]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注释】
[1]知几: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关键和先兆。
[2]缄口:默不作声,免惹祸端。
[3]闲袖手句:贫煞,贫困到极点。风流,形容英俊杰出。
[4]今朝有酒今朝醉:指及时行乐。
[5]且尽樽前有限杯:同上。且尽,姑且饮尽,喝完。有限杯,谓能饮酒的日子不多。
[6]“回头沧海”三句:比喻世事变迁,光阴荏苒之意。
[7]“不因酒困因诗困”两句:酒困,谓饮酒过多,被酒所困。诗困,谓欲抒写心中郁积,被诗情所困。吟魂,作诗的情怀目的。醉魂,借酒浇愁。
[8]风月:指美丽的景色。
[9]张良:汉初大臣,在汉朝建立封留侯之后,为了保全自己,功成身退,修道学仙。
[10]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越大夫,帮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功成辞去,免遭杀身之祸。“归湖”,归游于五湖。“远害机”,避开祸患的形势。
[11]乐山乐水:出自《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鉴赏】这组《知几》为题的散曲共四首,前三首是作者对处在外族统治下处世观念和生活态度的自白,第四首主要是抒发感慨。第一首写作者对现实的态度。“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是说,知道是非荣辱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实黑暗,所以作者不能也不愿明白表达出来。这几句揭露了元朝统治的黑暗。第三句说明在如此黑暗的现实中,作者只能把时光消磨在“诗书丛里”,以诗书自娱,独善其身。“闲袖手,贫煞也风流”,化用了苏轼和元好问的诗句,明确表明作者不愿为官,安贫乐道的心态,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的人格。第二首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多变,作者因此以酒自娱。“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是说,因社会黑暗,思想言论受到钳制,所以只好纵情美酒,以此来逃避现实,这反映了作者悲观失望的情绪及内心的痛苦。“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就是针对现实而发的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作者心中无限凄凉。这句与前一句相呼应,也表明了作者看穿世事、逃避现实的想法以及纵情诗酒的原因。第三首承第二首,抒发作者借诗酒消愁,乐以忘忧的情怀。“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是说作者生活的全部内容,不是纵情于美酒,就是寄情于诗文。“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反映了作者归隐生活的乐趣。他甘愿过着贫寒的生活,也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突出了作者孤傲清高的性格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第四首紧承第三首,将历史经验与现实感受结合,说明了自己纵情诗酒、逃避现实的原因。“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引出张良、范蠡,赞扬他们功成身退,洞察时务,不仅是总结历史经验,也暗中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险恶。“乐山乐水总相宜”,说明自己不去为官、寄情山水是明智的,肯定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君细推,今古几人知”,语气沉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人不知全身远害,热衷于功名利禄的感叹,也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处世态度。
这四首曲子集中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语言清新明快,朴素自然。
〔中吕〕阳春曲
题情(六首之四)
从来好事天生俭[1],自古瓜儿苦后甜[2]。奶娘催逼紧拘钳[3],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4]。
【注释】
[1]从来好事天生俭:好事,这里指爱情。俭,吝啬、缺乏。
[2]自古瓜儿苦后甜:元人习用俗语,常被曲家引入作品当中,或用作比喻,或用作诨语。
[3]奶娘催逼紧拘钳:奶娘,即乳母,一般也称作为“嬷嬷”。拘钳,管束的意思。
[4]越间阻越情忺:间阻,即从中作梗,横加阻拦。忺,高兴、惬意。情,是指与心上人情投意合,深感无比的满足和畅快。
【鉴赏】这首曲子描写了一个坚贞女子敢于冲破封建藩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决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赞美。“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以比喻开始,用瓜儿都是先苦后甜比喻人世间好事多磨,美好的爱情总要遭受些波折,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信念。下一句“奶娘催逼紧拘钳”,写女子爱情遇到的客观阻力。然而“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管束愈严,情思愈烈。面对如此大的阻力,女子却毫不动摇,越有阻力越是坚持,抒情中带有淡淡的哲理意味。
全曲语言泼辣,感情真挚。作者以一个坚贞女子的口吻写出一个大胆热烈,敢于藐视礼教束缚的恋爱中的女子形象,表达了民间广大青年男女的共同愿望,鼓舞和激励青年男女争取自由、幸福的婚姻。
〔越调〕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1],小桥流水飞红[2]。
【注释】
[1]啼莺舞燕:啼,即黄莺在春天里唱着悦耳动听的歌。舞,说明燕子飞来飞去,衔泥作巢。
[2]小桥流水飞红:流,指春水潺潺,正在流淌。飞,落红片片之状。红,指红花。
【鉴赏】这首是写春景的曲子。整首曲子运用白描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春天的自然风光,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写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其中最能体现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以春景突出了春天的到来。“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作者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别有一番滋味!再细细品味“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儿里,有挺拔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还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作者的目光又从庭院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黄莺在春树枝头悠扬地歌唱;燕子在碧空喜下飞舞;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风吹拂中静悄悄地飘落。作品的意境和谐,意趣盎然。
此曲风格清婉,语言简练,观察细致,造境新颖,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