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之某者 所为乃如斯
彼以法为集 勉励得富时
正以饭与水 将悦旅众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六(三、三、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希求此三乐,智者应护戒。三之为何?谓与我名誉,智者应护戒;谓使我生富,智者应护戒;我身坏死后欲生天界,智者应护戒。诸比丘!希求此等三乐,智者应护戒。”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应护戒 续求之三乐
彼得誉与富 逝将乐天界
纵然不为罪 如交已犯者
如将被疑罪 更为生非难
所有已犯者 如交为恶友
彼为如斯者 共住实如斯
于交者交 于触者触
染污之箭 渎净箭束
智者如耀岩 非是为恶友
吉祥草之叶 人喜欲包鱼
草亦放恶臭 亦似如交愚
然以叶之人 欲包多揭罗
叶亦如放香 亦似交贤者
是故善与恶 自知叶笼中
智者交善人 不与恶人交
恶被曳奈落 善被导善趣”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七(三、三、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色]身毁灭,识为染法,一切依着为无常、苦、转变之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知身之破识移易 见畏依着知生死
最胜寂静克己者 为待涅槃之时至”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八(三、三、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于过去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于现在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交杜下生 不交则被芟
如凭木片者 将沉于大海
营生虽正直 将沈于懈怠
应避懈怠者 远离无精进
禅思之圣者 智者应共住”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九(三、三、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之退失。三之为何?于此,诸比丘!有学之比丘有喜业,享乐业,耽于事业;有喜谈话,享乐谈话,耽于谈话事;有喜睡眠,享乐睡眠,耽于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退失。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三之为何?于此,诸比丘!有学之比丘无喜业,无享乐业,无耽于事业;无喜谈话,无享乐谈话,无耽于谈话;无喜睡眠,无享乐睡眠,无耽于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乐谈喜事业 喜眠为不逊
如斯比丘者 不得证菩提
然实无斯务 不耽亦无夸
如斯比丘者 得证正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三品
摄颂曰:
二见(七〇、七一)出离(七二)、色(七三)、儿(七四)及旱魃拟(七五),乐(七六)及断灭(七七)世(七八),退失(七九)共为十。
三集 第四品
八〇(三、四、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三不善寻思。三之为何?无轻蔑相应之寻思,利养、善称誉、名声相应之寻思,希求世利相应之寻思。诸比丘!有此等三不善寻思。”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亲富誉敬受拘泥 与友共悦绊远离
舍种种物离童兽 如斯比丘证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八一(三、四、二)
“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慢心],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憎心],使心之消耗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之两者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说此,他之沙门或婆罗门无有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完全知、完全见、完全理解者,为如是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
“续有被敬时 又不被尊敬
虽依彼两者 不动三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