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贤智之善人
于现法二法增长
七十五 鹿住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具寿阿难于晨早时,着下衣,持衣钵,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而坐。时,鹿住优婆夷即到具寿阿难之处,至已礼敬具寿阿难,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鹿住优婆夷对具寿阿难言:
二
“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同一趣处也。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者,且远离淫欲之鄙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我之叔父梨师达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妻己,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一趣处。”
“姊妹!如是,世尊授记。”
三
时,具寿阿难于鹿住优婆夷家,受食,从座起而离去。时,具寿阿难由食后乞食而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即白世尊言:
“大德!此处,我于晨早时,着下衣,持衣钵,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而坐。大德!时,鹿住婆罗夷即到我处,至已礼敬我,坐于一面。大德!坐于一面之鹿住优婆夷对我而言:‘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同一趣处。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者,且远离淫欲之鄙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我叔父梨师达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己妻,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同一趣处。’大德!对如是所说,我即对鹿住优婆夷言:‘姊妹!如是,世尊授记。’”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优劣之[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何等为十耶?
四
阿难!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五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于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此中,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于补特伽罗勿筹量,于补特伽罗勿计量。阿难!于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量。
六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之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七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量。
八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九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量。
一〇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瞋恨而灭其瞋恨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一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瞋恨而灭其瞋恨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量。
一二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三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于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此中,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于补特伽罗勿筹量,于补特伽罗勿计量。阿难!于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量。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之优劣之[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
阿难!富兰那持戒,若梨师达多亦同持戒,富兰那于此处不能了知梨师达多之趣。阿难!梨师达多持慧,若富兰那亦同持慧,梨师达多于此处不能了知富兰那之趣。阿难!如是,此之[两]人者俱缺一边。”
七十六 不能
一
“诸比丘!世间若无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说之法、律。何等为三耶?
二
[谓:]生、老、死也。诸比丘!世间若无此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说之法、律。诸比丘!然而,世间有此三法之故,世间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现如来所说之法、律。
三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何等为三耶?
四
若不断贪,不断瞋,不断痴。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
五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贪、断瞋、断痴。何等为三耶?
六
若不断有身见,不断疑,不断戒禁取。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贪、断瞋、断痴。
七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何等为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