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为同梵行者之所爱乐、可意、尊重、恭敬’,则应于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衣、食、床座、病药、资具’,则应于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授我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之人所作,有大果、大功德’,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死去命终之亲族血缘,以净心忆念我者,有大果、大功德’,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于以任何之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亦能知足’,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忍受寒、暑、饥、渴、虻、蚊、风、日、蛇之触,骂詈谗谤之语路,已生之苦、剧、粗、猛、不悦、非可意、夺命之身受’,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于不欣喜、欣喜,不被不欣喜、欣喜所克服,欲能克服随生之不欣喜、欣喜而住’,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于怖畏、恐惧,不被怖畏、恐惧所克服,欲能克服随生之怖畏、恐惧’,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增上心现法乐住之四静虑,随乐欲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自诸漏尽,无漏而于现法之心解脱、慧解脱,欲能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则应于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能说‘戒具足、波罗提木叉具足而住!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所行处具足而住!于少少罪见怖畏,受学处而学’者,即缘此而说。”
七十二 刺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与众多高名之长老弟子俱,[谓:]具寿遮罗、具寿优簸遮罗、具寿伽伽罗、具寿迦陵缚、具寿尼迦陀、具寿迦多黎沙与其余高名之长老弟子俱。
二
其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入大林。
时,彼诸具寿即思念:
“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入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牛角娑罗林,于彼处无声,无杂闹,当可安稳而住。”
三
时,彼诸具寿乃往牛角娑罗林。于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住。
时,世尊即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遮罗在何处耶?优簸遮罗在何处耶?伽伽罗在何处耶?迦陵缚在何处耶?尼迦陀在何处耶?迦多黎沙在何处耶?诸比丘!彼诸长老弟子在何处耶?”
“大德!于此处,彼诸具寿即思念:‘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入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牛角娑罗林,于彼处无声、无杂闹,当可安稳而住。’大德!时,彼诸具寿乃往牛角娑罗林。于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住。”
四
“善哉,善哉!诸比丘!如彼大弟子之正说,应如是说。诸比丘!我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诸比丘!有十刺。何等为十耶?
五
于乐远离者,乐众会为刺。于修不净相者,修净相为刺。于守护根门者,观剧为刺。于梵行者,与女相交为刺。于初静虑,声为刺。于第二静虑,寻伺为刺。于第三静虑,喜为刺。于第四静虑,入出息为刺。于想受灭定,想、受为刺。贪为刺,瞋为刺,痴为刺。
诸比丘!无刺而住!诸比丘!离刺而住!诸比丘!无刺、离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无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离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无刺、离刺而住。”
七十三 可爱
一
“诸比丘!有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何等为十耶?
二
财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美貌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无病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戒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梵行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友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多智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慧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法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天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
诸比丘!此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
三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四
即:懈怠、不勤者财之障难;不庄严、不庄饰者美貌之障难;不摄生者无病之障难;有恶友者戒之障难;不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障难;不信者友之障难;不学习者多智之障难;不恭敬听闻且不质问者慧之障难;不勤且不观察者法之障难;邪行者天之障难。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五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食。
六
即:不懈怠、勤勇者财之食;庄严、庄饰者美貌之食;摄生者无病之食;有善友者戒之食;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食;信者友之食;学习者多智之食;恭敬听闻、质问者慧之食;勤勉、观察者法之食;正行者天之食;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此十法之食。”
七十四 增长
一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最胜。何等为十耶?
二
即:以田地而增长,以财谷而增长,以妻子而增长,以奴仆使丁而增长,以四足而增长,以信而增长,以戒而增长,以闻而增长,以舍而增长,以慧而增长。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此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最胜。”
财谷妻子四足兽
皆是增长为富饶
亲族知友于大王
有所供养之荣誉
抑或信戒慧舍闻
一切于此世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