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此乃第四之胜处。
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青、青显、青现、青光,犹如乌摩迦华之青、青显、青现、青光,犹如磨碾两面波罗衣之青、青显、青现、青光。如是,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青、青显、青现、青光,而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此乃第五之胜处。
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黄、黄显、黄现、黄光,犹如羯尼迦华之黄、黄显、黄现、黄光,犹如磨碾两面波罗衣之黄、黄显、黄现、黄光。如是,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黄、黄显、黄现、黄光,而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此乃第六之胜处。
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赤、赤显、赤现、赤光。犹如般豆时婆迦华之赤、赤显、赤现、赤光,犹如磨碾两面波罗衣之赤、赤显、赤现、赤光。如是,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赤、赤显、赤现、赤光,而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此乃第七之胜处。
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白、白显、白现、白光。犹如太白之白、白显、白现、白光,犹如磨碾两面波罗衣之白、白显、白现、白光。如是,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白、白显、白现、白光,而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此乃第八之胜处。
诸比丘!此为八胜处。
七
诸比丘!于此八胜处之中,一者内无色想,外观诸色为白、白显、白现、白光,而如是得‘胜彼[诸色]而知见’之想者为最胜。诸比丘!有如是想之有情。诸比丘!连有如是想之有情亦有变异、变易。诸比丘!如是观,有闻之圣弟子乃厌患于此,厌患此最胜而离贪,况于下贱者!
八
诸比丘!有四行。何等为四行耶?
即: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诸比丘!此为四行。
九
诸比丘!于此四行中,乐速通行者为最胜。诸比丘!有如是行之有情。诸比丘!连有如是行之有情亦有变异、变易。诸比丘!如是观,有闻之圣弟子乃厌患于此,厌患此最胜而离贪,况于下贱者!
一〇
诸比丘!有四想。何等为四想耶?
一者少了解,一者多了解,一者无量了解,一者‘无所有’而了解无所有处。
诸比丘!此为四想。
一一
诸比丘!于此四想中,‘无所有’而了解无所有处者为最胜。诸比丘!有如是想之有情。诸比丘!连有如是想之有情亦有变异、变易。诸比丘!如是观,有闻之圣弟子乃厌患于此,厌患此最胜而离贪,况于下贱者!
一二
诸比丘!于诸异学之成见中,所谓‘若无我无我所,则将无我无我所’者,为最胜。诸比丘!于有如是见者,则可期‘诸有之无厌者应无此人,诸有灭之厌足者,应无此人。’诸比丘!有如是见之有情。诸比丘!连有如是见之有情亦有变异、变易。诸比丘!如是观,有闻之圣弟子乃厌患于此,厌患此最胜而离贪,况于下贱者!
一三
诸比丘!有一类沙门、婆罗门,施设胜义清净。
一四
诸比丘!于施设胜义清净者之中,遍超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者,为最胜。证知此,为现证此而说法。诸比丘!有如是说之有情。诸比丘!连有如是说之有情亦有变异、变易。诸比丘!如是观,有闻之圣弟子乃厌患于此,厌患此最胜而离贪,况于下贱者!
一五
诸比丘!有一类沙门、婆罗门,施设胜义现法涅槃。
一六
诸比丘!于施设胜义现法涅槃者之中,如实知六触处之集起、灭尽、尝味、过患、出离,无取而解脱者,为最胜。诸比丘!我乃如是说,如是演说,有一类沙门、婆罗门以非有、空虚、虚妄、非实而诽谤:‘沙门瞿昙者,不施设诸欲之遍知,不施设诸色之遍知,不施设诸受之遍知。’
一七
诸比丘!我施设诸欲之遍知,施设诸色之遍知,施设诸受之遍知,于现法而无欲、寂灭、清凉,施设无取般涅槃。”
三十 拘萨罗(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拘萨罗王波斯匿战胜,得意趣,由战斗而还。时,拘萨罗王波斯匿即出而往僧园。此车乘行至车乘所能到之处,自车乘而下,步入僧园。
二
其时,众多之比丘,露地经行。时,拘萨罗王波斯匿到彼诸比丘住处。到已,对彼诸比丘而言:
“大德!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今住何处耶?大德!我等欲见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
“大王!于彼处有闭户之精舍,静往徐入外缘,謦咳而叩闩,世尊当为汝开门。”
三
时,拘萨罗王波斯匿静往于彼闭户之精舍,徐入外缘,謦咳而叩闩,世尊即为之开门。时,拘萨罗王波斯匿入于精舍,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以口唯吻世尊之足,以手抚摸称名而言:
“大德!我乃拘萨罗王波斯匿,大德!我乃拘萨罗王波斯匿。”
“大王!汝复观何等义趣之故,于此身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耶?”
四
“大德!我乃观知恩、知报之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大德!世尊为众人之利益、众人之安乐而行,令众人得圣正之理,即令安住正真法性、善法性。大德!世尊为众人之利益、众人之安乐而行,令众人得圣正之理,即令安住正真法性、善法性故。大德!我观此义趣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
五
大德!复次,世尊有戒,有佛戒、圣戒、善戒,成就善戒。大德!世尊有戒,有佛戒、圣戒、善戒,成就善戒故。大德!我观此义趣之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
六
大德!复次,世尊于长夜住阿练若,亲近于阿练若、林间、僻地等边陬之坐卧处。大德!世尊于长夜住阿练若,住阿练若、林间、僻地等边陬之坐卧处故,我观此义趣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
七
大德!复次,世尊以任何之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亦能满足。大德!世尊以任何之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亦能满足故,我观此义趣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
八
大德!复次,世尊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大德!世尊为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故,我观此义趣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
九
大德!复次,世尊是除遣能使趣向心离盖之论,所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不杂处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得如是之论者随乐欲,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大德!世尊是除遣能使趣向心离盖之论,所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不杂处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得如是之论者,随乐欲,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故,我观此义趣故,于世尊作如是最胜敬礼,承示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