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匍行则妄语
若是知云何耶
汝等一切和合
拒绝彼[恶比丘]
摈弃莠[恶比丘]
远离微贱[比丘]
再者非似沙门
当除稃之[比丘]
有恶欲而所行
摈弃恶之[比丘]
作清净为念处
与清净人共住
如是合和聪慧
汝等当尽苦边
第一 慈品[终]
摄句:
(一)慈、(二)慧、(三、四)敬爱。(五、六)世间之失、(七)提婆达多、
(八)郁多罗、(九)难陀、(一〇)莠[恶比丘]。
第二 大品
十一 鞞兰若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鞞兰若那邻罗宾洲曼陀罗树下。
时,有鞞兰若婆罗门,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庆慰欢喜,感铭交谈,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鞞兰若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实是如是,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此为不可。”
“婆罗门!我不见于天、魔、梵天之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能令我[如来]问讯,而从座起请令坐者。婆罗门!若令如来问讯,而从座起请令坐者,则彼人必当头破。”
二
“尊瞿昙乃无色味。”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色味。’婆罗门!色味、声味、香味、味味、触味者,此如来已断其根本,如无根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者乃无色味。’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三
“尊瞿昙乃无受用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受用者。’婆罗门!色受用、声受用、香受用、味受用、触受用者,此如来已断其根本,如无根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受用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四
“尊瞿昙乃非作业论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婆罗门!我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之非作,说种种恶不善法之非作。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五
“尊瞿昙乃断灭论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断灭论者。’婆罗门!我说贪瞋痴之断灭,说种种恶不善法之断灭。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断灭论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六
“尊瞿昙乃厌嫌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厌嫌者。’婆罗门!我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厌嫌种种恶不善法之成就。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厌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七
“尊瞿昙乃调伏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调伏者。’婆罗门!我说贪瞋痴调伏之法,说种种恶不善法调伏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调伏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八
“尊瞿昙乃苦行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苦行者。’婆罗门!我说当烧尽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婆罗门!若有人,已断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我称如是之人为苦行者。婆罗门!如来已断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苦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九
“尊瞿昙乃离胎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离胎者。’婆罗门!若有人,已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我称如是之人为离胎者。婆罗门!如来已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离胎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婆罗门!譬如有八、十、十二之鸡卵,鸡正抱、正暖、正孵此,其雏子之中,第一以足爪口嘴而破卵壳,安稳出生者,名为最长者耶?抑为最幼者耶?”
“尊瞿昙!此当名为最长者。尊瞿昙!此为彼等之最长者。”
一〇
“婆罗门!如是我堕于无明,于有缠众生之中,如卵出生,破无明之卵壳,独于世间,现等觉无上正等觉。婆罗门!我为世间之最长者、最胜者。
婆罗门!我发精进而不怠,住于念而不忘,身轻安而无暴躁,心入定而为一境。
一一
婆罗门!如是我远离诸欲,远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自离而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