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此等是七随眠。”
十二
一
“诸比丘!为断七随眠,为断而修梵行。以何为七耶?
二
即:为断欲贪随眠,为断而修梵行;为断瞋随眠……乃至……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为断而修梵行。
诸比丘!为断此等七随眠,为断而修梵行。诸比丘!从此,比丘之欲贪随眠断,断根如截多罗[树]头,不能再存,未来不生。断瞋随眠……乃至……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断根如截多罗[树]头,不能再存,未来不生。诸比丘!谓:此比丘断渴爱、退结、正现观慢、作苦边。”
十三
一
“诸比丘!具足七支之家族,未访时则不适访,或访已而不适坐。以何为七耶?
二
即:不喜迎,不喜问讯,不喜与座,彼秘藏真实,与多中之少,与优中之劣,以不尊敬给与而不以尊敬。
诸比丘!具足此等七支之家族,未访时则不适访,或访已而不适坐。
三
诸比丘!具足七支之家族,未访时则适访,或访已而适坐。以何为七耶?
四
即:喜迎,喜问讯,喜与座,彼不秘真实,与多中之多,与优中之优,以尊敬给与而不以不尊敬。
诸比丘!具足此等七支之家族,未访时则适访,或访已而适坐。”
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七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以何为七耶?
二
即: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至、信解、随法[行]、随信[行]。
诸比丘!此等七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
十五
一
“诸比丘!譬如此等七种于水中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以何为七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一次沈于水,则沉下。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再]沉下。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住立。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观察省察。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前进。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达浅滩。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渡达彼岸,为住立陆上之婆罗门。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一次沈于[水],则沉下耶?
三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一向具足黑之不善法,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一次沈于[水],则沉下。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再]沉下耶?
四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其信于彼不住立,不增唯减。其惭于彼……乃至……其愧于彼……其精进于彼……其慧于彼不住立,不增唯减。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是[再]沉下。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而住立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其信于彼不减不增而住立。其惭于彼……乃至……其愧于彼……其精进于彼……其慧于彼不减不增而住立。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浮出而住立。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观察省察耶?
六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彼尽三结而为预流者、不退堕者、决定者、趣向菩提者。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观察省察。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前进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彼尽三结,灭贪、瞋、痴为一来者,一次来此世而尽苦边。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出已而前进。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达浅滩耶?
八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彼尽五顺下分结而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自其世为不退转者。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而达浅滩。诸比丘!如何为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度达彼岸,为住立于陆上之婆罗门耶?
九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谓:‘善哉!于诸善法有信。善哉!……有惭。善哉!……有愧。善哉!……有精进。善哉!于诸善法有慧。’[从水]浮出,彼尽诸漏,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了知、证、具足已而住。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从水]浮出已,度达彼岸,为住立于陆上之婆罗门。
诸比丘!譬如是等七种水中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间。”
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以何为七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于一切行观察无常,考想无常,知觉无常,常恒不绝,以心胜解,依慧检察而住。彼尽诸漏,……乃至……作证,具足已而住。
三
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于一切行观察无常,考想无常,知觉无常,常恒不绝,以心胜解,依慧检察而住。彼漏长尽时即命长尽时,非前非后。诸比丘!此为第二种补特伽罗,是应请……乃至……世间之无上福田。
四
诸比丘!复次,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于一切行观察无常,考想无常,知觉无常,常恒不绝,以心胜解,依慧检察而住。彼尽五顺下分结,而有中间般涅槃……乃至……有损害般涅槃……有无行般涅槃……有有行般涅槃……为上流,趣向色究竟者。诸比丘!此为第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
诸比丘!此等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
十七
一